姓名:郑沼云 作品类别:中学|化学 作品序号:25871
工作单位:济南市莱芜区凤城高级中学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凤城高级中学 联系方式:18396862630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

摘要:高中化学一直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比较难的科目,在新课改下,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学习策略落后,缺乏科学合理应用,学生参与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此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化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以实践为导向。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中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改对化学知识的需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前言

由于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新教学理念的提出,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在新课改理念的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整体掌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同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课程标准的概念逐渐被大量的学生和教师所采用和认可。下面结合我国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情况,对新课改下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研究。

1.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向

高中化学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课本,学生在接受和体验化学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极低,教师应寻找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化学教学,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意识,通过参与课程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构建理想的化学课堂,教师可以从行为、讨论、拓展三个维度入手。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理解,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未知的化学世界,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2.1化学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

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培养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化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跟随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过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往往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没有深入教学,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使整个学校的化学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自然达不到学习目标。

2.2教学方式多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往往依靠简单的教学方法,多为老师继续讲,学生抄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展现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多缺点,教师过多的灌输会使学生变得疲倦、昏昏欲睡和学习效率低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化学课没有生命力[1]。事实上,随着教学量的逐渐增加,高中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进行不一样的学习,拥有独特的体验,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

2.3化学教学不强调学生的主导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的统一也是影响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例如,有些老师在准备教学计划时,往往会跟着考试计划和课程进度,而对学生是否充分吸收和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点无法解决,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缺乏系统的知识,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整合。此外,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分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降低。

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课程的新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材的复杂性,但极大地扩展了知识面,教材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贴近生活实际。高中化学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更加全面开放,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实施创新改革,他们不应该仅仅解释肤浅的理论知识,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更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扩大自身知识储备,研究科学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发展。

3.1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按照传统观念,高中化学教师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境地,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研究的空间很小。对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彻底改变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他们自己深入挖掘,自由表达意见和意见,提出问题和疑问。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学习现状。高中化学教学不应该枯燥无味,教师要引入更多有趣的学习元素,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真正让学生做、想、深化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积极的情绪因素的影响下,学生逐渐爱上了学习化学,从而保证了学习化学的良好效果[2]。例如,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首先让学生查看本课程的内容,熟悉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分享他们自学到的东西,进而根据学生的认知引导出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

3.2创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问题是启发的源泉,是学生思考的活跃点,是学生研究的起点,是学习过程顺利开展的原动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摒弃单纯的说教式教学,积极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根据化学知识的重点和新旧知识的关系,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与学生近期的发展领域相对应,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其次,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分析和深入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例如,在教授“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的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欲望,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如下: Na2O2与 CO2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过氧化钠可以将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我们需要的氧气,那么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反应的呢?如何储存过氧化钠?问题一问出来,学生们立刻开始思考,经过反思和分析,学生们终于想出了答案。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制造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欲望。

3.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建立联系,向学生介绍生活实例,讲解生活中的化学。这样,学生就会看到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应用技能的锻炼,培养化学基础知识,特别是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领域。鼓励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比如在教授合成氨的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欲望,让学生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该考虑哪些条件才能加速氨的形成?每种物质的浓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学生们经过思考和研究,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研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教学的有效性。

3.4实施多元化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过去,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其他方面。这种教学方式片面、不科学,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反感。根据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师还应注重多元化教学的实施,更多关注普通学生的表现[4],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多元化教学,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1)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根据化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或者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和协作学习。随着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使化学知识更直观、更生动。比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向学生灌输协作精神,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的新学习模式。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同,相互交流可以起到额外的作用,积极影响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提高教育质量。

(2)多种教育成果考核方法:在传统模式下,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外,还增加了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程度的考试次数。这种测试方法太老了,以至于让学生疲于应对,极大地降低了学习兴趣。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是化学教学过程和化学学习过程的变化,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有适当的学习评价方法,尤其是高中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为重要。

(3)使用多种化学实验来提升教育效果: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清醒认识课程标准的要求,避免一味传授知识,降低教育质量。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要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就必须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4)更丰富的学习内容:高中生学习化学。由于高中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化学知识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化学,更应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让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收获,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实现新课改的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创新,根据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避免仅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限制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顺应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化学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地探索化学知识。

结束语

教育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等策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转型和现代化。总之,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注重相关研究与创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对主动学习和研究充满兴趣。在新课改下,教师帮助引导,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真正激发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小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3)

[2]党红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

[3]高金娥,董希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创新分析[J].名师在线,2018(18).

[4] 李林岭,王子豪. 让高中化学实现有效教学——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新校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