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教师引导,优化自主游戏路径
巧借教师引导,优化自主游戏路径
摘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是当下幼儿自主游戏发展中的一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退后观察,时而以角色的身份与孩子玩在一起,乐在一起,让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和游戏有机结合。本论文关注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师引导,给予幼儿有效回应,让每一次的游戏情节得以延续,促进自主游戏高效发展。
关键词:教师;引导;自主游戏;介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教学要生活化、经验化,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观察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的参与。这就要求幼儿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和自主游戏结合,让幼儿真正的走进游戏,深入游戏,提升其参与感和体验感。幼儿教师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是教育契机的发现者,因此幼儿教师要关注游戏情境,潜移默化引导、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有效引导、着重幼儿问题,科学适宜引导、巧妙利用反思,完善引导结果等等方式“倾听幼儿的声音”,让幼儿教育更加具备落地性。
一、关注游戏情境,潜移默化引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真实的环境创设会增加体验感,促使幼儿更好的参与其中,因此教师要巧妙创设环境,利用真实的环境和幼儿对话,利用真实的环境“指导”幼儿自主游戏。首先是打造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在更自然的状态中参与游戏,开展学习。不同类型的自主游戏是在不同的区域开展的,为了引导幼儿更快融入游戏之中,可以做好游戏区域标志,由幼儿自由选取标志张贴在每一个活动区之中,让区域分工更加明朗化。其次在开展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带有幼儿自主意识的环境创设是幼儿活动兴趣被点燃的一种有利方式,同时也是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良好方式之一,因此要准备多样化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声音。例如绘本馆墙上的图画是由幼儿自己所画,绘本馆中的绘本有一部分是幼儿从家中带来的;种植园中的种子有一部分是幼儿教师提供的,一部分是孩子们从家中搜集的;手工区域的自主游戏材料很多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
二、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有效引导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巧妙引导要关注教育契机,真正的倾听幼儿的诉求,聆听幼儿的声音。
(一)从课程的关键环节入手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心理成长要求等等方面,适当的增减活动环境,同时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灵活创设环节,以满足幼儿的成长所需。例如《我身边的声音》这个科学课程,将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做进可见之中,让孩子们分辨不同的声音是什么,然后将声音跟老师提前选择好的图片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分声辩图,这对于孩子们理解生活中的声音大有帮助。因为声音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所以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之心,课程开展的效果很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进入到猜声音的环节之中。另外,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同时能够让幼儿更有爱心,学会保护动物。
(二)从幼儿的问题入手
从幼儿成长的问题中发现教育的机会。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差的现实情况,可以设置相关的动手技能提升的项目,通过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等形式,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开展“衣服的大世界”这一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仅仅是会认识衣服,但是不会根据天气的不同自己搭配衣服,于是我们巧妙的开展了“我会穿”这一游戏,指导幼儿穿衣。
(三)根据幼儿特点入手
一场别开生面的拧螺丝游戏开始了。旺仔和俊逸手中灵活的开展着游戏。只见旺仔将蓝色的螺母轻松的转到了橘黄色的螺丝上,俊逸在用蓝色的扳手拧蓝色的螺丝。旺仔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螺丝螺母的拧转,他将带有六个螺丝的模具套在了模板上,此时的俊逸还在专心致志的拧着螺丝。俊逸发现用扳手无法拧下螺丝的时候,开始动手,他看了看旺仔在做什么,想跟旺仔说话但是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我发现主要是由于他性格比较内向但是非常乐于助人,需要根据他的特点进行引导:“合作会马上完成任务的,你主动跟旺仔说说话,看看他在什么,能不能帮助他一下呢?”听了我的话,他马上跟旺仔说:“你在做什么呢?咱们一起玩吧。”旺仔说:“我在套这个呢,咱们一起吧。俊逸选择将带有两个螺母的螺丝拧在模具上,拧上之后,他开展的展示着,这个时候的旺仔更有兴致了。
自主游戏应该是灵活且多变的,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要关注契机,巧妙抓住教育机会,灵活引导介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问题解决意识。
三、巧妙使用语言,科学适宜引导
“儿童没有能力去做决定、解决问题、独立协商,儿童需要一个大人为他们做出决定”,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因此教师要巧妙使用语言,巧妙化解问题的同时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鼓励语言的使用
在自主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多多表扬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做的好的时候,幼儿教师要及时鼓励:“你做的很棒呀。”“今天是你独立完成的这项任务,非常好呀。”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等多种方式表扬幼儿,满足幼儿小小的虚荣心,增加其参与游戏的满足感,为其下次活动奠定心理基础。
(二)启发性语言的使用
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灵活使用启发性语言。在水培植物和土培植物这一环节之中,一部分孩子的水培植物根部烂掉了,这让他们很泄气,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说:“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根部会烂掉呢?”“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寻找一下根部烂掉的原因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寻找答案。
(三)对科学词汇的解释
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名次解释,这是阻碍幼儿开展游戏的一大因素,幼儿教师需要针对各种名次给出合理的解释,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例如在“小小运动会”这一角色游戏中,其中很多孩子不知道“裁判”的意思,幼儿教师为其解释:“需要掌握相关规则,对游戏成绩进行决定”之后,很多孩子知道了“裁判”是需要非常认真的,这对于其开展接下来的游戏大有帮助。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在开展介入的时候,要注意语言使用方法,要耐心、精心,鼓励和引导并存,引导和解释并重。
四、巧妙利用反思,完善引导结果
自主游戏的结束并不是幼儿教师指导的结束,游戏结束之后的反思活动往往会让幼儿有不一样的成长。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深入倾听幼儿的声音,在游戏结束之后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实现游戏的升华。
(一)讨论反思引导
为了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幼儿成长需要,要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积极开展反思活动,开展相关联动思考和课程,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真正的聆听幼儿的声音。在每次活动课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圆桌会谈”。针对幼儿的表现开展专业讨论,针对具体的观察写下观察反思,保证同样的问题不再重复出现。
(二)开展班级内部的“座谈会”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实际参与人,因此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不妨让幼儿成为自我观察员,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环节、自我表现以及其他幼儿的表现进行回忆,由幼儿自己说出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游戏中的疑惑,幼儿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改进活动,并且对幼儿表现作出评价,同时设计联动课程,让幼儿的声音被听到。
结束语:
自主游戏可以调动幼儿兴趣,引发幼儿深度思考,帮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树立幼儿第一的思想,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聆听幼儿的声音,巧妙引导幼儿,退后观察,通过关注游戏情境,潜移默化引导、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有效引导、巧妙使用语言,科学适宜引导等等方式进行引导优化,助力自主游戏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艳红.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支持与指导[J]. 2021.DOI:10.3969/j.issn.1009-8453.2021.09.007.
[2] 周焱增.小磁铁大世界——浅谈教师如何在游戏中聚焦问题和引导幼儿深度学习[J]. 2021.
[3] 巩莲.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游戏[J]. 2021.DOI:10.3969/j.issn.1009-8453.2021.12.001.
[4] 徐娟.浅谈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J].名师在线,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