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邢成云 作品类别:中学|数学 作品序号:28801
工作单位: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渤海16路699号 联系方式:15005436612

整体化教学:合辙2022年版课标定位的已有行动

整体化教学:合辙2022年版课标定位的已有行动

作者姓名:邢成云

工作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邮寄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渤海16路699号

联系电话:15005436612

电子信箱:xcy_002@sina.com

摘  要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明确了单元整体化教学的定位,这正契合了团队的探索,推动了整体化教学的再思考、再定位、再行动,把大单元教学与章起始课有机融合,以实现立足市域,面向全国的辐射带动。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整体化教学;结构化

整体化教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1],已经形成了“重构知识体系、重组学习方式、重塑育人环境”的基本经验,是引领新时代数学教学实践创新的既有行动。当下,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明确了单元整体化教学的定位,我们倍感探索的价值与意义的重大,我们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引领、辐射工程,合着时代的脉搏,建功新时代,为培养出“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学生倾心竭力。

一、2022年版课标定位

2022年版课标先后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等部分更是多次提到“结构化数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体性”等关键词。其中,在提到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有三条涉及到了“整体性”,它们分别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探索大单元教学,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2]85-86另外,“整体”、“结构”两词在《2022年版课标》中均是高频词,各出现32次、18次,且大部分指向课程内容,足见新课标的强力导引。

相较于之前的各版数学课标数学新课标中首次出现了“结构化”一词,且6处均指向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深刻揭示了课程内容结构化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密切关系。故而新教材中会有大量的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结构化要求的内容。正如郭华教授所言:“内容结构化,为的就是要活化和动态化,引领、推动教学,尤其是在‘双减’后。”

(一)在把握教学内容方面,提出整体把握教学内容[2]852022年版课标教学建议中在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课程理念的定位形成呼应,它强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要求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这一部分属于增补部分,2011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没有谈及教学内容的处理,这可以说是通过对内容的结构化去实现学生认知的结构化,进而落实思维的结构化,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思维的举措。

(二)在选择教学方式方面,提出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2]86。2022年版课标要求丰富教学方式,强调要改变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要求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强调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这一部分和2011年版课标教学建议(二)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七)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中的前3条相对应,把原来对学生和教师的定位并和为教学方式来表达,并突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这一关键定位,揭示出数学教学的本质,相比2011年版更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提出了“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86,把一节一节的课时教学设计升级为逻辑关联的单元整体设计,这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修订,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二、呼应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行动

2022年版课标史无前例把单元整体化教学高调置入,给了广大一线教师行动的后盾。当然,这个植入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神兵天降,而是社会发展对人素养需求的呼唤。这除了有先师们的理论支持外(如2022版课标明确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整合,源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施瓦布的内容结构理论的心理学等理论),还有我国本土实践性教学成果的强力支撑,如小学数学界的马芯兰,中学数学界的孙维刚、李庾南,语文界的李吉林等。另外,笔者及所带团队,也一直追随这些前辈大师在探索、在实践。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预测,伴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围绕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理解及其引起的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我们知道,内容结构化体现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特征。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原理,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把握核心概念的进阶。内容结构化对于教科书编写、内容本质理解以及教学改革实践带来挑战与契机。现在还处于2022年版新课标对应的新教材的“窗口期”,我们期待新教材的优化、优质、好用。

在2022年版课标的大背景下,结合笔者已经形成的“整体统摄·快慢相谐:初中数学整体化教学20年实践探索”之教学成果(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笔者带领教育部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团队,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光大成果,力图实现向省域、向全国的辐射。

团队的行动:立足市域“以章起始课为抓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历时10余年,现已形成了落实单元整体化教学的锚即m个“1+n”结构[3]。以章起始课为抓手的单元整体化设计与实施,就是领悟的课程(对应设计)与运作的课程(对应课时实施)的体现。

三、2022年版课标下对整体化教学已有行动的再思考

2001年,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启动,笔者在孙维刚老师6年大循环启迪下,孕育已久的整体化教学也随之揭开序幕,进入自主探索期,开始探寻教学整合之道2002-2005三年一轮的自我整合探索,学生学业水平大幅提高,并合连任的2006、2007两届,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所任班级共有42人获省一、二、三等奖,8人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在我市首屈一指。其间主持并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子课题《树立探究理念,培养综合能力》,在《中学数学杂志》、《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学与管理》、《当代教育科学》相继发表一系列标志性论文,其中《“平衡”营造和谐课堂》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对教学总体构想,对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课型开始了基于整体的探索,2005年立足教材整合执教了《整式加减》市级观摩课,逐步形成初步的平衡观,充实并调谐着笔者的教学整合观。

尔后进入借鉴形成期。2007年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后,2009年又有幸入选齐鲁名师人选,踏上了一条专业发展的快车道,立足“PISA视域下初中数学各类课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研究”和“全息教学论下的跨越式教学”两个省课题,基于课程整合,开始全面深入地探索各类课的整体教学,并融入平衡观,逐步形成了6类基本课型:整体统领课、深度探研课、训练提升课、统摄复习课、分层考核课、异步达标课,围绕两个课题发表了近40篇教学案例或论文,其中《立足发展,引导探究》等4文发表并均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充实了前期形成的教学平衡观,2011年在全市教学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高效课堂——我的整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等,在深入研究并践行整体化教学基础上,于2012年提出“快慢相宜的整体化教学”,整体化教学主张形成,至今一直走在这条教学大路上。与此同时,自2012年始,笔者的整体化教学之整体统摄课就转身单元(章)起始课了,赋予了起始课先行组织、整体统摄的新内涵,陆陆续续的有了关于章起始课的一些实践成果。

从2017年作为滨州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开始深入研究章起始课,直到2018年12月带领这一团队立项了《全息教学论下的章起始课探索研究》课题并开题始,团队的集体攻关研究揭开序幕,成果不断涌现,开题报告2019年5月公开发表于《数学教学通讯》,知网下载量达3019次,在研究期间,2019年全国初中青年教师观摩课评比中,单独列出了“章起始课”,并做了具体“章”的限定,这无疑是在国家层级平台呼吁、示范、引领,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课题组团队定位于人教版教材,对初中学段29个章起始课展开研究,2020年10月课题结项时形成著作出版,当时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截至2023年8月27日,在中国知网CNKI))再用主题“章起始课”搜索,共193篇(含所有学段、学科),含硕士论文28篇(12篇初中),用关键词“章起始课”搜索,共77篇,含14篇硕士论文(12篇初中),逐篇手动查验,发现含我们团队的20篇,且有12篇关于章起始课的硕士论文引用了我们的成果,13篇章起始课的论文引用了我们的论文,进一步检索北大核心和CSSCI仅有5篇,其中我们团队2篇,这些数据都说明我们团队的探索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高的价值性。

在市级课题研究期间,笔者于2018年入选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成为教育部领航工程邢成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王尚志教授指导下,确立了全国领航项目课题《基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单元教学案例研究》,带领山东省域内的11名工作室成员集体攻关展开探索,并于2020年获得山东省教科研重点课题的立项,推动了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今又有18篇论文(2篇核心2篇入选中国知网高下载论文)公开发表,一部著作《大单元的实践探索》即将出版。

至今,在中国知网CNKI))用关键词“单元”并合“初中数学”查找,仅29篇文章,其中含23篇硕士论文,然后手动逐篇查验,发现关于“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仅有8篇,其中有我们团队的4篇,其中《大单元整体化教学探索——“基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单元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和《课程整合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以方程大单元为例》,下载量第一篇7384(获中国知网高下载论文荣誉证书),第二篇253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领域我们团队研究大单元同样具有前卫性、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力。

现在,大单元教学炙手可热,但在初中数学领域,若把章起始课与大单元教学并合,至今没有查询到文献,当下又有了2022版课标的明确定位,把“大单元教学”写进课标,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故此,基于已有研究和以上的统合分析,项目组拟在先期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笔者确立了“立足市域·面向全国:章起始课为抓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教育攻关项目,将以两个集体攻关课题形成的科研成果为依托,以现为滨州市教科院初中数学教研员的身份,通过一年二度的市级教学研讨会、市教科院送交送研、视导检查、线上或线下常规教研活动,立足滨州市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成果展示,引领并推动区域教研,形成市域经验;然后立足市域通过省级学科基地进行进一步推广研究,将“章起始课为抓手的大单元教学”向全国深度辐射,以唤醒市域-省域乃至全国初中数学教师的教研惰性,增强教研行动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期待成果的丰硕。

参考文献

1.邢成云.整体统摄·快慢相谐的整体化教学[J].中国教师202110:38-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邢成云.章起始课是单元整体化教学的有力抓手[J].数学通讯(上半月),2022(11):1-4,封底.

作者简介

邢成云1968—),男,山东无棣人,山东省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主研方向:课堂教学及其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