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通过实验学习物理是学好初中物理知识的关键,从课本上就可以看出许多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初中生要想学好物理知识,就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物理实验学习物理原理,通过实验形成物理概念,学生也可以在实验中了解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生活实验;初中物理;教学
引言:
物理原理的形成与日常生活有关,在物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经验,对物理更加深入地学习。利用生活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
课堂的导入是物理课程学习的开始,轻松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因此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在设定的时候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增加生活化的元素,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例如在力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刹车使地面形成的刹车印记,以及拔河过程中力的作用的视频,通过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原理,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物理原理。
二、生活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生活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由于当前部分物理教师对实验的不重视,造成教师在物理授课的过程中,仅仅以视频教学来代替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这样的实验课程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要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应该将实验搬到课堂上,可以在实验时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地体验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这一节时,这一节的实验是“真空中声音的传播”的实验,在教材上是用真空罩来进行实验的,在实验时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走,对比期间闹钟声音的变化,直到听不见为止,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递声音”的理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材料缺失或者是抽气泵噪音过大等干扰,让学生难以切身地体会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的过程。因此,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用视频来代替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利用保温效果较好的保温杯来代替真空罩,选择一个蜂鸣器和一个带盖子的玻璃瓶进行生活试验。在开始实验时,教师首先将蜂鸣器放到玻璃瓶中盖上盖子, 这个时候学生可以明显地听到蜂鸣器的声音,然后教师将蜂鸣器拿出,再将其放人到保温瓶的内胆中,这时候就会发现蜂鸣器的声音几乎已经听不见了。声音的变化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将蜂鸣器放到不同的材料装置中,来达到对比实验的效果,最后让学生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理论。在实验中加入生活的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了解物理原理,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
(二)利用生活实验突破物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物理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物质及其运动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学生觉得物理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物理知识中的重难点问题难以攻克。如果这些重难点知识学生都可以在生活中遇见,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生活中的事例为学习基础,将抽象化的知识转为具体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要想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在实验过程中,立足于实际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来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物理原理,加深对物理原理的印象,突破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比如在学习《液体的内部压强》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瓶进行试验,一个在同一深度的地方扎上三个孔,在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放到平面上观察矿泉水瓶中的水流情况;在第二个矿泉水瓶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扎三个孔,将矿泉水瓶灌满水,观察矿泉水瓶中的水流情况。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瓶子中不同的流水现象,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具象化的现象,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还可以突破物理知识中的重难点,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通过生活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运用生活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物理知识。运用生活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便于学生透过抽象的物理原理认识到具象化的物理知识,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摩擦力》 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实际事例来引出关于摩擦力的知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同时也可以将物体在水平光滑的地面上推动和在地毯上推动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
三、结束语
将生活实验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而且学生还可以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 缪以春.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启迪与智慧(中),2020.
[2]王安安.基于生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
[3]肖海勇.初中物理生活实验教学探究[J].新教育,2020.
[4]宋俊林.利用生活实验提升学科思维——略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
[5]陈晨.初中物理引人生活实验教学法的效果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
[6]姜莹.生活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