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园地
济南市历城区新育实验幼儿园:家园社携手 共绘成长“红”图
发布时间:2025-11-12 10: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杨文琳 宋星妍 A+A-
-分享-

  “老师,红军叔叔过雪山的时候,是不是连热饭都吃不上呀?”“妈妈,我今天在社区红色展馆里,看到了爷爷说过的老步枪!”在济南市历城区新育实验幼儿园,幼儿们围绕红色故事积极提问。这一幕生动的场景,正是该园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指引,探索“家园社协同红色育人”模式的鲜活注脚。这一实践打破传统红色教育“单向灌输、场域割裂”的局限,让红色基因以幼儿能懂、能感、能做的方式,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出,要“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然而,在现实实践中,红色教育常面临“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家庭参与度低、社区资源未盘活”的困境。为此,新育实验幼儿园以“红色润心·合育未来”为理念,构建起“资源整合、场景浸润、生活践行”的红色教育新路径,让红色教育从“一阵风”变成“四季春”。

  三方联动:打造红色育人共同体

  “以前,我觉得红色教育离孩子太远,直到和孩子一起参加‘寻访红色足迹’活动,看到孩子们认真听故事的模样,才知道红色种子能这样悄悄种下。”家长李女士的感慨话语,道出了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力量。幼儿园打破园所、家庭、社区的壁垒,形成“幼儿园主导设计、家庭延伸渗透、社区提供场景”的红色育人闭环。

  幼儿园当好“红色领航员”,组建“红色教研小组”,筛选符合幼儿认知的红色资源: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改编成绘本,将红军长征的历程设计成“重走长征路”户外游戏,让抽象的红色精神变成具象的活动。家庭化身“红色传承站”,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发起“果行育德·儿童‘绘’读”——红色故事亲子共读活动,“朵三班”的家长还自发组建“红色亲子阅读小组”,每周共读一本红色绘本,用打卡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成长,让红色教育成为家庭生活的日常。联合社区打造“红色实践场”,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幼儿在教师和社区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讲解红色故事。幼儿园的专业设计、家庭的日常渗透、社区的场景支撑,三者紧密联动,让红色教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而是延伸到家庭的客厅、社区的角落,形成“1+1+1>3”的育人合力。

  场景浸润:打造红色教育“活课堂”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是‘小红军’,要翻过‘雪山’(平衡木)、穿过‘草地’(爬行垫),把‘粮食’送到‘前线’!”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重走长征路”游戏正在进行,红色教育在此刻变得可玩、可感、可体验。

  演出红色故事,让英雄形象更鲜活。“朵一班”将红色故事改编成幼儿情景剧,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英雄精神,扮演“小英雄雨来”,用“机智送鸡毛信”的剧情,理解“勇敢”的含义。读好红色绘本,让红色记忆更深刻。精选20余本适合幼儿的红色绘本,打造红色绘本阅读区,开展红色绘本漂流活动,让绘本在班级间、家庭间传递,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绘本读后感绘画,有的幼儿画“潘冬子给红军送盐”,有的幼儿画“嘎子和小伙伴一起抓汉奸”,让红色故事在阅读与创作中深入人心。玩转红色游戏,让红色精神更生动。将红色元素融入幼儿游戏。在建构区,“果三班”的幼儿用积木搭建“红军桥”“革命纪念馆”,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角色区,设置“红军医院”“战地食堂”,让幼儿扮演“护士”“炊事员”,体会乐于助人的快乐;在户外游戏中,设计“运送物资”“破译密码”等任务,让幼儿感受坚持到底的精神。

  生活践行:让红色精神落地生根

  “老师,我把自己的玩具分给了没有玩具的小朋友,就像红军叔叔分享粮食一样!”一名幼儿的话语印证着红色教育的实效——幼儿园始终坚持“红色教育不是学故事,而是学精神,不是记道理,而是践行动”,引导幼儿将红色精神融入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红色基因真正落地生根。

  幼儿园将红色精神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围绕“勇敢”,开展“我能行”挑战活动,鼓励幼儿克服困难——不敢滑滑梯的幼儿,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下勇敢尝试;围绕“节约”,开展“爱惜粮食”活动,通过体会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剩饭的习惯。班级里还设立“红色小岗位”,如“节能小卫士”“互助小能手”,让幼儿在承担责任中践行红色精神。在家庭中,引导家长将红色精神与家风建设结合,发起“红色家风践行打卡”活动,家长用照片、视频记录幼儿的践行瞬间。幼儿园每月评选“红色家风小标兵”。一名家长分享道:“孩子以前不愿意整理玩具,现在会说‘红军叔叔整理物资很整齐,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主动把玩具摆好。”在社区,组织幼儿将红色精神与志愿服务结合,成立“童心红色志愿队”,定期开展社区服务。重阳节,幼儿带着自制的贺卡和节目,走进社区敬老院,为老人表演、陪老人聊天。节假日,幼儿们在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劝导”活动,用小小的身影传递正能量。

  红色教育,是滋润幼儿心灵的精神养分;家园社协同,是培育红色基因的沃土。下一步,幼儿园将继续以爱为基、以育为要,家园社携手,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为培养“爱党爱国、勇敢坚强”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幼苗心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作者:杨文琳 宋星妍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东平县接山镇中心幼儿园:激活乡村幼儿教育的“神经末梢”

“以前,我总怕跟不上学前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每月都能和中心园老师一起交流探讨,教学思路清晰多了!”东平县接山镇常庄 ...

11-05 10: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济南市历城区新育实验幼儿园:家园社携手 共绘成长“红”图

“老师,红军叔叔过雪山的时候,是不是连热饭都吃不上呀?”“妈妈,我今天在社区红色展馆里,看到了爷爷说过的老步枪!”在济南 ...

11-12 10: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