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高新区浞景学校教师王姝懿在教室门口接过校长冯元民亲手送上的鲜花,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这一刻,我心里满是温暖与幸福!”每月抽出时间为当月过生日的教师送上祝福,已成为冯元民与教师们不成文的约定,更成为该校“暖教育”实践中最动人的日常注脚。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与生命的滋养。如何让温暖成为校园的底色,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舒展生长?这是我们始终在探索的核心命题。”冯元民的话道出了“暖教育”的初心。近年来,该校以“暖师、暖生、暖家长”为支点,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让教育的温度渗透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暖师为先,为幸福育人“筑根基”
“没有幸福的教师,难有幸福的教育。”浞景学校将教师幸福感培育置于首位,从生活减负、专业赋能到精神关怀,构建起全维度的“暖师”生态。
在第41个教师节前夕,该校推出的“暖师十事”引发教师广泛共鸣:设立晚9点至早7点的“信息免打扰时段”,严禁在教师休息时间下发非紧急工作通知;明确下午6点后不组织会议教研,节假日非特殊情况不安排值班;取消教师宣传任务考核;增设“孝亲假”,保障家庭陪伴时间。这些刚性制度背后,是对教师职业边界的尊重与生活需求的关照。而开学日的一盒润喉糖、教师节的“多重惊喜”——从专属假期到定制水杯、手工DIY套装,则让细腻关怀直抵教师心灵。“学校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自然会把温暖传递给学生。”青年教师王潇的话道出了全体教师的心声。
看得见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幸福的核心源泉。该校依托齐鲁名师夏祥顺、苏国勇等成立4个名师工作室,通过“高效能班主任成长计划”“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项目搭建成长阶梯。“浞景之光良师论坛”“灼灼读书会”“青蓝结对”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问题式教研法”与“智课”系统的引入,更推动校本教研从“经验分享”向“循证创新”转型,让教师在专业精进中收获价值认同。
在精神层面提供的“情绪价值”更让温暖落地生根。在首届“金葵花奖”评选中,“青蓝新锐奖”“匠心荣光奖”等多个奖项覆盖不同层级教师,让每分努力都被看见。“比起刚性排序,我们更追求柔性联结。”冯元民介绍,学校通过“追光共同体”“班主任节”“阳光点赞榜”等载体,为教师打造“荣耀时刻”,让教师在尊重与认可中感受职业尊严。
暖生为核,让校园成为“成长乐园”
夏日的草坪音乐会上,三年级学生张若涵鼓起勇气演唱歌曲,台下掌声雷动,她羞涩的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校门口的雕塑前,八年级学生赵若晴驻足凝望——她设计的校园吉祥物“浞小景”“念小月”在此安家,这是她在山东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斩获一等奖后的又一惊喜。这些场景,正是浞景学校“暖生”教育的生动写照。
以学生为中心,该校将温暖融入环境营造与成长赋能的每个环节。师生共同打造的彩虹广场、熊猫画廊、“班旗映国色”等景观,让校园成为“可参与的美育空间”。正如潍坊高新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所言:“当校园文化刻上孩子的印记,教育便悄然发生。”新生入学时的纪念胸章与“浞景故事”讲解、生日时的图书贺卡、覆盖学习品德等多维度的“全勤奖”,乃至食堂里“好好吃饭,才能好好长大”的花式标语,都藏着对生命个体的珍视。
在减负提质的探索中,学校自主研发“作业管家”系统,以数字化手段科学调控作业量与难度;推行费曼学习法培育“小讲师”,构建主动学习生态;设置“意见白板”倾听学生心声,让教育真正回应成长需求。“在这里,我的每一点进步都能被看见。”这是学生们最真切的感受。
暖家为桥,织密协同育人“连心网”
“每周收到班主任的‘家书’,孩子的在校情况一目了然。这种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到特别安心。”家长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该校“暖家长”举措的成效。从被动等待咨询到主动推送信息,一纸家书成为家校情感联结的纽带。
针对家庭教育痛点,魏秀红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开设“暖询”课程。一年间组织20多场沙龙,提供百余人次心理辅导,跟踪指导20余名家长,为有需求的家庭送上专业支撑。更具突破性的是,学校联合家长制定《家校公约》,明确教师、家长、学生三方权责与问题处理流程,将家校共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家委会名誉主任穆体会带头建立家长志愿者“弹性执勤”制度,百余名家长加入护学岗,用坚守诠释“教育合伙人”的担当。
“这是我的学校”——西门围墙上的字迹,彰显着开放办学的理念。校园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食堂,家长讲师团带来职业故事与生活技能分享,多元参与渠道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推动教联体从“物理叠加”实现“化学效应”。这与2024年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温暖。”冯元民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三位一体”的“暖教育”模式,从教师的幸福需求、学生的成长天性、家长的共育意愿出发,让温暖成为育人的底色,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精彩绽放。这正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生动实践。
作者:邢伟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 ...
近日,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聊城赛区)落下帷幕,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的10支参赛队伍在空中智能 ...
为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走和谐高效之路,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采取多项举措,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