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厂校一体”推动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发布时间:2025-11-11 16:3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刘海涛 A+A-
-分享-

  近日,在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陶艺苑”实训基地里,师生们正专注地制作企业订单春节陶瓷礼品,拉坯机的运转声与学生的雕刻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鬲津河流域泥土特有的芬芳。这一生产场景的形成,源于学校“厂校一体”推动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育人实践。

  近年来,学校系统整合“棠湖埙制作技艺”“有鬲氏陶制作技艺”“泥塑制作技艺”“宁津县掐丝珐琅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将行业标准深度融入教学,构建起“赏、学、做、评”环环相扣的课程体系,将真实生产任务作为综合实训载体,培育出既掌握传统工艺精髓又具备现代职业素养的“非遗新生代”,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注入了持续的教育动能。

  一把尺子量到底:

  校企共定标准,打通人才供给链

  “这是我们根据传统技艺整理的初稿,但要想让它真正适用于教学与产业,还需要我们共同完善标准。”在学校召开的《宁津棠湖埙制作技艺学生技能评定标准(草案)》研讨会上,陶瓷设计与制作技术专业教师李洪星将草案分发给与会人员,来自企业的技术师傅、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与校内非遗大师,展开第三轮富有建设性的研讨。此次研讨聚焦核心技艺指标、文化表现要素与职业能力等级等方面,审议通过《宁津棠湖埙制作技艺人才培养与技能评定标准》。该标准明确了9级技能等级、六大类38个知识要点以及24项核心技艺指标。其中,经测算量化参数占比达82%,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精准对接,为破解非遗人才培养标准不一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过去,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常存在脱节,如今有了统一的育人‘标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企业用人更加顺畅。”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李薛甲表示。此类标准化探索并非个例。学校联合本地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开发并实施了《有鬲氏陶埙制作工艺标准》等共计5项专项人才技能标准。在实施标准化培养的班级里,学生顶岗实习的留任率提升25%,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

  校中厂里育巧匠:

  实景淬炼技艺,磨出匠人硬功夫

  “这只棠湖埙的关键发音孔缘,打磨厚度必须控制在0.3毫米以内,这是音准的灵魂所在。”在学校“陶艺苑”实训基地,宁津某企业负责人朴四郎拿起一件半成品,轻敲其壁,向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刘伟志强调微末之处的声音秘密。

  刘伟志对照标准作业指导书,沉稳地对手中的陶埙进行精密的开口作业。他举起一件刚完成的作品说:“起初,我觉得这0.3毫米的要求近乎苛刻,但反复练习后才懂得,正是这极致精准,赋予了埙跨越千年的辽远之音。能将古籍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为可演奏、可流传的精品,这种创造的快乐,便是我最大的成就感。”站在学生身旁的李洪星补充道:“我们坚持‘做中学’理念,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开展项目化实践。”这种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同时,形成了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

  得益于这一创新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已培养陶艺类非遗传承人才100余名,学生作品28次入选省级工艺美术展,校企合作项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300万元,真正实现了技艺传承与市场拓展的深度融合,为传统工艺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课堂连着生产线:

  企业订单即课业,学生作品变商品

  “这个蟋蟀罐是我们为第十一届宁津蟋蟀文化节专项研发的重磅产品,它的工艺复杂度与艺术完整性,直接决定了在高端收藏市场的价值定位。”宁津县某公司负责人刘秀芬手持一件渐变色泥坯,向前来参加项目实训的学生说,“目前,首批200件订单已被预订一空,客户反馈的‘胎体细腻、光滑如镜’8个字,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坚守的技术标尺。”

  这样的教学场景,正是学校构建“六真”实景教学体系的生动体现。所谓“六真”,即通过“真实生产环境、真实岗位工艺、真实企业项目、真实实习岗位、真实效益共享与真实多方评价”六大要素,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紧密跟随陶瓷行业的淡旺季特点,通过系统构建“赏、学、做、评”四环相扣的课程体系,有效打通从技艺传承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为非遗活态传承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津样本”。(图片提供: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举行课程改革专家论证会

陶艺专家刘秀芬授课

棠湖埙制作专家朴四郎指导学生

作者:刘海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多家媒体走进淄博职业技术大学,解码山东首所公办职教本科创新经验

10月30日,20余位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山东淄博,走进山东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全方位实地调研,展开 ...

11-03 08:11山东教育新闻网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为老工业城市转型重生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与万华化学、齐鲁石化、鲁南制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19个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拓展了产教融合的深 ...

11-03 15:3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赋能远洋渔业企业“走向深蓝”

近日,2025年山东省远洋渔业企业国际履约和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举办。全省40家远洋渔业企业的120名选手 ...

11-03 15: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