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财大构建“七大体系”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1-06-17 15:12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东财经大学制定了《关于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通过构建“七大体系”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一是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大学生心灵;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等新时代先进人物走进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构建学科教学体系。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实行集体备课,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浸润式、体验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流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规划编审和规范选用工作,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分类推进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进一步打造“财经方略、管理智慧、法治中国”为主题的“经管法”课程思政特色;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健全科研成果评价办法,规范学术评价方法,强化学术评价中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是构建日常教育体系。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建成一批文化传承基地,用好校史馆等平台,强化校史校训校歌文化育人功能;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评价统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的比例配备思政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朋辈志愿者心理咨询服务。

四是构建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学生班集体建设,选好配强班委会、团支部干部。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五是构建安全稳定体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把集中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落实高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完善相应协调和会商机制,落实“一岗双责”。

六是构建队伍建设体系。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按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是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七是构建评估督导体系。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二级学院学科建设成效评估、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重要指标,纳入政治巡察、中层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纪监督检查范围。

学校党委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系统设计,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按照上级要求足额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的支持力度。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