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山东建筑大学 “一人一精品”让思政教育充满活力
发布时间:2021-09-08 08:56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作者:周秀艳 A+A-
-分享-

  “很感谢开学当天辅导员老师开的主题班会,让原本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我马上有了‘安全感’”。

  9月3日,刚刚踏入山东建筑大学校门的2021级新生小王见到了自己的辅导员和同班的所有同学。当天开的“感恩·展望·同行”主题班会,让他很快融入了班级,并且对大学生生活充满了信心。

  “班会是我开展思政教育的法宝”

  小王所说的主题班会正是山东建大辅导员刘霞开展的系列班会之一。工作三年多来,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设计了四个主题、八个系列的主题班会。

  截至目前,主题班会已经开了78场,每一堂课她都精心设计,做到“课前必调研、内容必入心”。刘霞说,主题班会是她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法宝,通过一场场班会,她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三尺讲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了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新生入学后100天,刘霞还准备开一个生日主题班会,引导新生总结入学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情况,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备战入学后第一个期末考试。在升入大学三年级时,她还打算召开升级教育生日会,体现成长感恩责任主题。

  97人97种办法,思政教育活起来

  探索思政教育体系创新,形成改革创新的良好局面,在山东建筑大学已蔚然成风。像刘霞一样,利用不同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还有96名辅导员。“97人97种办法”,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

  辅导员张辉将国学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自2009年开始进行“国学实验”。他坚持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给学生每周讲两堂国学课,受《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的熏陶,学生们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厚兴趣。实验结果在大学毕业时圆满呈现:大学四年,全班42名学生思想积极、心态稳定,没有一名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没有一名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没有一名学生出现安全、心理问题,没有一名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一名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辅导员王颖每周五走访相关企业,为学生寻找和创造就业机会;辅导员吴珊发挥专业所长,指导学生进行文创,并在其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辅导员蒋衍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将红色教育进行得有声有色……

  “一人一精品”的思政教育生动局面

  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山东建筑大学全面打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战,深入推进“一人一精品”思政创新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思政铸魂育人实效。

  该校面向全体辅导员探索实施精品项目培育工作,首批立项97项,通过打造“一人一精品”的生动局面,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们利用不同平台不同方式,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小切口”“持续性”,强调“精选、深耕、细作”,通过点上工作,辐射学生教育管理,提升育人实效。

  “学生眼中的光是我成长的动力”

  创新决定未来,但探索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在着手推进精品项目建设时,辅导员们也曾有过短暂的迷茫。

  “建设自己的精品项目时确实有些彷徨,但当我真正从教育主导者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工作的时候,突然觉得这是将琐碎的日常工作进行总结、凝练进而深化思考的契机,”刘霞说,“这个过程带给了我很大的成长,我的成长也会反馈到学生身上,每当上班会课时看到学生眼中的光芒,就特别有成就感。”

  为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该校通过成立“精品项目志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精品项目沙龙活动等,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学校已经形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辅导员精品项目为贯穿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七种能力”“政治三力”。同时学校通过管理制度的“硬约束”和动态化过程管理,确保工作扎实有序落实。(通讯员:周秀艳)

作者:周秀艳

编辑:孙悦琛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