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 | 山东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重“形”更重“行”
发布时间:2021-05-28 10:06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5月刊作者:特约通讯员 秦晓钟 A+A-
-分享-


“学习了陈子荫先生的事迹,心里很不平静,他是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榜样,我们要像他那样爱党奉献、敬业实干,作出更大成绩。”在全国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陈子荫塑像落成仪式上,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陈绍杰激动地对记者说道。陈子荫是学校历史上备受推崇的知名教授,他曾为学校培养了多名院士。

自3月下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山东科技大学精心部署,多措并举,力求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重“形”更重“行”。

领导干部带头学

“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党史课谁人不爱?” “这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洗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读懂党史,学史爱党,学史爱国,从党的思想理念中汲取智慧力量,从中补足精神之钙、铸牢信仰之基,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找到方向。”这是学生们在聆听了学校党委书记罗公利、校长姚庆国讲授党史之后的感受。

4月14日至15日,校党委书记罗公利以《重温百年党史,见证青岛百年》为题,校长姚庆国以《百年中国看今朝》为题,分别走上讲台与青年学子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触摸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截至4月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已全部走上讲台,为师生讲授党史。随之,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讲授党课。据统计,学校领导和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已讲授党课100余场。

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远不止讲党课:

——党委中心组学习,两周一次,雷打不动。4月6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听取专家讲授党史报告;4月22日,中心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部分章节,观看了《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史纪录片。在交流研讨环节,3位同志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学习,结合实际工作,畅谈学习心得。会后,大家普遍认为:把“学习别人的成果”转变成“我学习的成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思考融会贯通,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效果好。

——专题读书班,为期一周,内容丰富。学校于4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期读书班”,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参加,深入学习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

——专题报告会,聚焦党史,深刻解读。4月6日,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忻平应邀做客学校第29期“泰山讲坛”,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全校处以上干部做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大家普遍反映,忻平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党史的必要性,总结了党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还以陈树湘“断肠取义”等大量史实案例,生动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含义,引起了在场干部强烈的思想共鸣。

山东科技大学辅导员表演歌剧《绣红旗》节目

创新形式让党史深植心中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要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强化思政课的引领作用,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去感染、去启迪青年学生。”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克周如是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科技大学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活了起来,引起热烈反响,收到良好效果。

——运用思政课加强忠诚于党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这一思政教育主阵地,针对5门思政课程的特点和授课内容,打造与各门课程既有机结合又具差异化、特色化的党史教育专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注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铁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法律素养教育结合。依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注重从学生切身体会中凝练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挖掘鲜活案例、更新教学体系、创新融入路径……不同课程围绕各自授课重点,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突出党史教育的不同侧重点,实现思政课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协同异构”,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党、正确认识党、真情向往党。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学校把驻地红色资源作为广大党员学习党史、重温初心的生动教材,基层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参观了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青岛山炮台遗址、青岛烈士纪念馆、王尽美故居、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徂徕山革命教育基地等4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深切感受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英勇不屈的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深植党员干部群众心中。

——通过红色经典进行革命教育。学校利用“山科易班”这一网络思政平台,举办师生“共读”“共答”“共宣”“共述”党史的学习活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参与党史知识每日打卡,累计参与答题人数1.9万余人,打卡次数60余万次。开展“4个100”红色经典接力,构建“校—院—班”三级网络,扩大参与学生的覆盖面。截至目前,学生推荐“我喜欢的红色书籍”47本、党史知识160个、英雄人物37位、红色故事50篇。让学生在红色经典阅读中将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引导学生接过历史接力棒,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通过宣讲团巡回宣讲开展情景式教育。学校成立由百名辅导员组成的“百年党史百人讲党史宣讲团”,宣讲团在该校青岛校区、济南校区、泰安校区以及青岛市区大中小学、社区等进行校内外巡回宣讲,巡讲10余场,受众数万人,场场观众爆满。宣讲团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通过“真理的味道、伟大的旗帜、春天的故事、奋进新时代”4个篇章,讲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初心故事;通过情景剧《绣红旗》、相声《穿越》、快板《“改”出来的美好》等,激励青年学生践行“兴学强国”“爱校荣校”的使命担当。宣讲活动在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师生普遍反映,这种宣讲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吸引人,感染人。

——利用校史资源开展榜样教育。4月23日,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了全国优秀教师、岩石力学界著名专家陈子荫先生塑像落成仪式,以此激励师生爱党爱校、敬业实干。据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山东科技大学结合70周年校庆,以重编科大校史为契机,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文化、精神资源,形成以陈子荫先生为代表的“70年、70人、70事”,作为讲好“科大故事”的鲜活素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

在学校发展历程中,老一辈专家教授所展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痴心办学,自奋自励自强、不垮不散不乱的坚强形象,以及所彰显的忠诚爱校的责任意识、坚忍不拔的事业追求、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和知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已成为山东科技大学独特的精神财富,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在进行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制作了专题片《科大之光》,激励广大师生继承光荣传统,再创辉煌。

山东科技大学还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党史文化教育长廊、思想政治教育VR实验室;校团委举办“青春心向党”演讲比赛,推出团支部书记“我来讲党史故事”精品微团课;校学生会组织“百部红色影展”活动;测绘学院举办“盒”你一起趣学党史活动;艺术学院排演《绣红旗》《陈望道》红色话剧;各学院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大学生艺术团排演经典红歌快闪等,营造了全范围覆盖、全链条推进、全方位宣传的良好氛围。

党员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抗日纪念馆参观学习

力行实践育人为本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山东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师生办实事,赢得了师生赞誉。

——建好校园环境。一是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出入校门实行人脸识别,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管理;拓宽校内人行道,校内行车实行电子监控,超速抓拍,减少交通隐患;建立校园110、志愿消防队两支快速反应队伍,实现校园消防可视化;引入“共享单车”,方便学生出行。二是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建设笔架山文化亭,建造一批与学校环境和谐共生、交相辉映的休读点、阅读栏和校园景观小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学生休闲、阅读、交流的需要。持续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完善校园绿植铭牌,建设“校园数字植物志”。系统规划建设笔架山,实施山体整体绿化美化,建设文化景观、休读点和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笔架山文化公园。

——破解就业难题。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积极搭桥拓路促签约。面向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盼;面向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所求所愿。将信息总结汇总,及时向供需双方通报,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互通,有的放矢,调整好心理预期。依托大学生职业发展工作室,组织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和“一对一”“多对一”就业帮扶;满足不同就业需求,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到基层就业、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领域就业等多渠道就业。建立“学校—院系”两级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分生源地域、分专业类别、分就业意向设立就业指导小组,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举办“协同育人,广揽良才”校政企座谈交流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政企协同育人;开展“空中”双选会、行业定向招聘、名企校园行、求职训练营、“名企游学”等活动,辅导员还随身携带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在现场向企业“推销”毕业生。学校先后举办专场招聘会650余场,“云宣讲”招聘会30余次,定向邀约用人单位1200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毕业生普遍反映,选择余地大了,心里踏实多了,家长也放心了。截至目前,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开展志愿活动。开展“志愿传递温情,献礼建党百年”主题志愿服务月活动。青年学子参加义务植树、组织义务献血、协助肺结核防治知识宣讲、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巡讲、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并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家电维修、生活妙招宣讲等活动。


作者:特约通讯员 秦晓钟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