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 毛莉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发布时间:2021-08-17 09:15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7、8月刊作者:毛莉虹 A+A-
-分享-

高校是培养红色江山代代传人的摇篮,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青年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高校立身之本的智慧与力量,是每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

 

学史明理,筑牢立德树人的宏大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明科学之理、明规律之理、明正道之理。

明科学之理,就是要弄明白、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是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是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

明规律之理,就是要弄明白、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包含着特有的成功密码,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坚定的理想信仰、信念和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发扬革命精神,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始终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

明正道之理,就是要弄明白、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进行了伟大斗争,成功应对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创造了辉煌,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学史增信,夯实立德树人的四梁八柱

 

学史增信,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党史学习中深刻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给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青年人应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披肝沥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解放所付出的不懈奋斗。深刻领会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追求,深刻感悟信仰的伟大力量,从而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人民立场,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认识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之舟。

学史增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通过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破解了历史性难题,推动了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国防、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国外交呈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就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学史增信,就是要深化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我国独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具有的诸多有利条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梯,伟大梦想也必将会在接续奔跑中顺利实现。

 

学史崇德,汲取立德树人的阳光雨露

 

学史崇德,就是要把党史故事作为最生动的教材,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中,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浴火重生的革命故事,要用革命精神启智润心,锤炼青年人的革命品德,弘扬新时代伟大的革命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史崇德,就是要讲深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中最鲜活的基因,必须结合时代继续发扬光大,永续传承。激励青年一代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勇于攀登、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学史力行,汇聚立德树人的磅礴力量

 

学史力行,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行政系统、群团组织、学术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关注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必须坚持人民情怀,充分相信、依靠和尊重广大教师的力量。

学史力行,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切实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强化师德教育、警示教育,加大师德、失范问题查处力度。组织开展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育科研和体育科技创新、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传承研究、社会实践,造就一支信念坚定、研究解决体育真问题的“大先生”队伍。

学史力行,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抓牢思政课主阵地,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国情、形势政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进步、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充分挖掘体育的育人功能。

学史力行,就是要做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每一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夯实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育人功能,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坚定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人才强国建设。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具体的群众体育、竞赛体育、体育产业、学校体育等各项事业中,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作者简介:毛莉虹,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



作者:毛莉虹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