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20》
——山东人民出版社
前 言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放心。
为切实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提升群众防病意识,规范群众防控手段,促进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山东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这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20》。
本书针对群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关热点,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救治、个人和社区预防措施、心理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明确的解答,并对常见的认识误区进行了纠正,旨在传播正确、科学的防治知识,引导大众做好自我防护,共同做好疫情防控。
目录:
第一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的由来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与流行特点
第三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救治与处置
第五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预防措施
第六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社区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与消毒
第八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干预
第九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常见误区
第一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的由来
1.什么是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能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在上皮细胞中增殖的病毒,能引起局部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
2.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哪些?
主要有正黏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披膜病毒科的风疹病毒、小RNA 病毒科的鼻病毒、冠状病毒科的OC43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等。此外,腺病毒、呼肠病毒、柯萨奇病毒与 ECHO 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3.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 科(Orthocoronavirinae), 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四个属。冠状病毒形态学上特征在于病毒包膜表面有多个稀疏的棒针突起,长约20nm,电镜负染照片显示病毒颗粒似王冠而得名。
4.冠状病毒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
5.冠状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S蛋白位于病毒表面,形成棒状结构,作为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是用于分型的主要结构,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可用作诊断抗原。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 和 MERS-CoV 的研究。
6.冠状病毒如何分类?
冠状病毒大部分感染动物,目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 种:α 属的 229E、NL63,β 属的 OC43、HKU1,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 2019-nCoV。
7.哪些冠状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肺炎?
HKU1、SARS-CoV、MERS-CoV、2019-nCoV等可引起人类的肺炎。
8.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 30 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9.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如何?
人群普遍易感,可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病毒经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亦可以传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衡量一种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针对2019-nCoV 研究发现其在人群中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10.人体对冠状病毒的免疫性是怎样的?
一般认为,患者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御同型病毒的再次感染。
1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 命 名 为 2019-nCoV。2020 年 1 月 10 日, 第一例 2019-nCoV 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相继有5 个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
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
12.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 病毒、MERS病毒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里的"弟姐妹",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19-nCoV 的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其与 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13.新型冠状病毒能存活多长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湿度的空气中,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
温度越高,病毒越难存活,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全部灭活;在室温25℃左右时,病毒很快会丧失传染性;但是在冬季,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较长。
湿度对病毒的传播和存活也有影响,通常情况下,病毒更容易在干燥的空气中传播,但存活时间较短。病毒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在空气中飘浮,因而不易于传播,但比较容易落在物体表面上和地面上,而更容易存活。
目前已明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空气中存活 2 小时,是目前研究已知的存活时间最长的病毒。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类似于流感病毒,在潮湿空气中,甚至能存活超过1天。例如,在冬季,温度 0℃左右,在干燥的空气中,有人打了一个喷嚏,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同样的一个喷嚏,喷出来的病毒却能存活超过2小时甚至超过 1 天。
尽管病毒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存,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存活于人们所触及的任何一个物体表面,使之有可能通过手进入我们的口腔。
当然,以上所说是理论上病毒存活时间的极限。而实际上,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会缩短。因为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甚至空气质量等因素很敏感,当冠状病毒暴露在实际的外界环境中时存活时长可能不长。保守估计,在目前北方的温度和湿度下,白天日光照射,相对干燥的条件下,冠状病毒体外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分钟。
编辑:周玉森
2024年10月,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省教科院院配合国家课题组深入枣庄、潍坊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4所乡村中小学校、3个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