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战“疫”在行动丨吹响集结号,同心共战“疫”——山东大学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时间:2020-02-20 11:37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1、2月刊作者:特约通讯员 车慧卿 A+A-
-分享-

国家有难义不容辞! ”

凡我在处便是齐鲁疫情面前共克难关心有灯盏向阳而生山河无恙再续团圆!”

医者即战士战必达达必胜!”

请党组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考验我!”

……

  请战书上一条条滚烫的话语是山大医者无悔的誓言,微信群里一句句“我报名”是最真诚的担当! 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山大医者选择奔赴武汉,是选择了在“逆行”中书写山大人的时代担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山东大学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多措并举,落实防 控责任,全力配合武汉主战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所有小别离都是为了大团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哪有什么钢铁巨人, 只不过是众志成城的中国人,与病魔展开的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竞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他们主动请缨,勇敢“逆行”,向着战“疫”最危险的前线迅速集结。

  2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131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2月9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 “山大二院” )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出征,131名队员带着全省人民的殷切嘱托与祝福驰援武汉。在此之前,齐鲁医院、山大二院已先后派出三批援助力量,截至目前,累计派出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的人员达 到295人。

378fead1f9d1e0824beae52523f7285d.jpg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鲍盛 摄影)

  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郭海鹏在出发去武汉前,收到了父亲的长篇微信, 鼓励他“战瘟神”。“你是独生子,爸妈身体多年不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怎能不担心。”但父亲也深知国家危难之时医者该有的选择与担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武汉的同胞们正在忍受煎熬, 越是艰险越向前!”

  这是一个五代从医的家庭,郭海鹏的父亲本身就从医三十多年。郭海鹏感恩于父亲的教诲,更感叹于父亲的大义。他回复父亲:“跪恩于您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家 几代行医,为的便是悬壶济世!国难当前,理应挺身而出!”

  齐鲁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保健科呼吸专业医生许霞破天荒收到了妈妈的微信:“跪拜天佑中华瘟疫早过援汉天使平安回家。”在此之前,因为学不会输入法,许霞的妈妈还不会用微信聊天。“看着微信,我哭了,这是写了 多久才写出来的啊。”

  许霞的妈妈是个从基层疾控战线上退下来的老干部。当年抗击非典的时候,马上就要退休的妈妈主动上了一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那时的她神采奕奕,眼睛里总是放着光。作为一个“老疾控”,妈妈深知这场战斗的必要性和严峻性。接到上前线的通知,许霞很激动,多年夙愿得偿,终于可以站在最前面保护身后的人。可想起妈妈,许霞又很忐忑。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妈妈知道了,很平静,打了电话鼓励 许霞,让她放心。许霞给妈妈回信 说:“我欠您一个大大的拥抱。”

  山大二院老年护理带教老师、护师王晓静第一天到达武汉后,在日记中写道:“清点行李时,我自己就足足五箱,除了自己准备的一个行李箱外,其他的都是医院领导和科室准备的,从防护用品到生活用品再到保暖衣物,各种食品药品甚至连发夹这样的小东西都一应俱全……这份厚重的情意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一定能战胜疫情,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7087f3c70b6be20446fd94818542357.jpg出征前进行穿脱防护服的紧急培训

把关怀和温暖送到战 “疫”最前线

  前方的“战士们”用生命同疫病搏斗, 来自后方家人、医院、学校的理解、关怀和保障,则是他们最温暖、最坚强的依靠。
  “我有电动车,能带不少东西。”“没去前线,我要做好前线队员的保障。”“我来吧。”……报名信息从各个科室发过来。关于组建 “山大二院善德党支部援鄂医疗队后方志愿者服务队”通知发出后, 大家都争着抢着加入。

  1月29日,“山大二院善德党支部援鄂医疗队后方志愿队”成立,成员包括善德公司党支部全体成员及善德餐厅、善德超市工作人员, 服务队成立后,队员分头负责联络、采购、运送等工作。服务队还计划通过微信推送、 个性选择等方式定期为医疗队员家庭配送生活物资,为战斗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最开始想到的是这些援鄂队员家中有不少就是双医生家庭,有的家中还有老人、孩子,这次又有一人外出执行任务,家中肯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所以我们就想着成立这样一个服务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山大二院善德公司党支部书记乔龙介绍。

  2月4日下午,志愿队员开着载满生活物资的车辆赶往于杰滨和陈长静两位援鄂医疗队员家。于杰滨和陈长静的爱人也都是医务工作者,平时比较忙,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时间捉襟见肘。这次志愿队员给他们送来了蔬菜和饮用水。“先吃着。吃三四天没有问题。有困难随时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志愿队员说。

  “今夜,我们出征,奔赴那座封了城的城。孩子已经熟睡,轻轻地吻别,不敢出声……”2月1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大四学生杨智慧为妈妈和战斗在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录制了这首《今夜我们出征》,在电话里为妈妈唱完这首歌时,母女俩都哭了。此外,杨智慧还创作《做一朵盛开的白莲花》《理解胜温柔》等歌曲致敬“最 美逆行者”。

  杨智慧的妈妈、表姐、表嫂、表哥都是医护人员。这个年对他们家来说更为特别,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其妈妈以及表姐、表嫂、表哥在新年的钟声里都紧急赶赴医院这个无硝烟的战场,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和电话互报平安,加油鼓励。“看到那么多人奔赴一线,特别想做点什么。”杨智慧决定用歌声表达心声, “我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但是我要用我的音乐为他们加油, 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为正在与病魔抗争的病人们加油,为中国加油!”

凝聚科研力量 助力前线 科学研判

  面对疫情挑战,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全力配合武汉主战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通过不懈努力,学校紧急抽调40人成立的科研攻坚团队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并用作指导前线疫情防控的重要参考。

  公共卫生学院充分发挥生态健康研究院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双轮驱动的优势,由生态健康研究院院长曹务春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生态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薛付忠牵头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攻坚团队。

  自2020年1月23日起,该团队成员跟踪收集了全国及各省市卫健委官方公布的疫情数据,并对疫情进行全面分析。内容包括对全国及各省市疫情增长和时空分布的动态追踪;在目前持续防控高压态势背景下全国疫情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以及对全国联防联控措施效果的评估与指导意见。

  截止2020年1月30日,上述研究团队已就全国及疫情高发地区疫情流行曲线,全国地市级尺度疫情扩散趋势动态和目前持续防控高压态势下全国及各省市的疫情变化趋势等问题形成了书面报告。上述阶段性成果已由参与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的曹务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知道前线疫情防控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山东大学生态健康研究院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公关团队还将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预防已学会等单位密切合作,深入分析全国及个省市疫情资料,持续优化模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前线科学数据研判,精准施策提供更多数据和决策支持。

用心抗“疫”共克时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虽然不能像那些医务工作者一样站在一线,但是山东大学的 师生们通过各种方式为缓解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和大家共同战“疫”。

  “在直播里看到有的同学谈到,自己是武汉的生源, 回到学校会不会有同学歧视自己。老师要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观念:我是和你在一起的,能够战胜疫情的永远是人类之间的温情,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山东大学(威海) 海洋学院副教授范蕊在学校举行的在线直播中说道。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为帮助同学们化解心理焦虑,山东大学开展“陪你云战疫:连麦我的辅导员!”活动,辅导员代表通过直播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共话疫情应对,共同战“疫”。

  在此次直播中,学生们共提出了包括毕业就业、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更好地看待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经过老师们的直播解答,学生们思路更加清晰,也能够正确地面对焦虑了。

  此外,学校还启动“共同面对,科学防疫——山东大学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宣传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要内容,通过科普视频、问题答疑、互动直播的形式,面向师生和医务员工开展。

  湖北籍山大师生是学校最大的牵挂,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时刻 牵动着全体师生和医务员工的心。学校近期还计划面向湖北籍师生专题开通“互动直播室”,邀请“山大系”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专家与湖北籍师生线上面对面,交流互动,答疑解惑,送去疫防控健康知识和全体山大人的问候与祝福。

作者:特约通讯员 车慧卿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