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室空间是师生共同建构出来的,是师生主观意志的产物。文章运用叙事研究方法,分析218名大学生上课座次的选择叙述,反映大学生在教室这个物理空间中,通过选择不同座次明晰自我的主体在场、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塑造不同的群体聚合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行为,从社会空间角度探索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认同情况,并提出小班化和课前、课上、课后学习任务加强的建议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座次;教室空间;叙事;大学生
作者:刘霞
编辑:王骄
山东—京畿高校合作联盟第九次年会在济 ...
山东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宣传片《有为》 ...
空间浸润赋能 科创素养跃升——济南起 ...
户外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师幼互动策略
数学“乐考”的实践审思与发展路径
2026研招统考网上确认流程来了
一起去旅行——洛阳
山东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 ...
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
山东与马来西亚联合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 ...
山东中职学生学籍学历查询系统全面启用
假期严禁违规补课!山东公布举报电话
2024-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基 ...
拟列入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省级 ...
2025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在济宁 ...
训练仅一年 聊城8岁“神枪手”夺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