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心”微课(六)开学了!小升初学生复学后的“心理缓冲期”千万别忽视
发布时间:2020-05-30 15:29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于国进 A+A-
-分享-

近日,全省各地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们已陆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复学季。

史上最漫长的寒假不但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改变了学生正常的生活节奏,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小升初学段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学段的升级,自我学习压力相对加大,为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学期,学校开学复课后,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本期“复学‘心’微课”就讲讲疫情防控时期,如何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从身心健康、理性分析、心理建设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实际,给他们带来一场“心灵之旅”。

学生复学后的身心健康 关键在于作息的科学规划

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孩子宅家时间比较长,由此产生的自我焦虑、紧张情绪,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再加之孩子长期居家,体育活动相对较少,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更加增加了孩子的情绪波动。所以,开学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多种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帮助他们尽快制定新学期新目标,引导孩子进行积极思考,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孩子出现情绪波动 老师应理性干预引导

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变动常常是诱发情绪波动的客观原因。经历过疫情,人们对生死、成长、生活、健康等各个层面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作为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所适从。作为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从躯体、行动、情绪、认识等层面提出建议,对后疫情时期学生的焦虑、无助、茫然等心理问题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分析,让孩子们了解所有的这些变化是正常的,从而进行理性思考,正确对待。

给孩子“心理缓冲期”减轻学习压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提前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学习适应期,并对学校防疫工作提高重视,减轻孩子的恐慌、焦虑情绪。一方面,面对高高兴兴走进校园的复学孩子,我们应该珍视来自童心的纯真,不要急于开展摸底考试、检查假期作业等让学生猝不及防的行为,逐步让学生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后,再正常开展教育教学。以此来缓冲一下疫情期间孩子宅家养成的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习惯,实现漫长假期与正规学习之间的过渡。另一方面,做好家校沟通,舒缓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对孩子的适应进行合理预期,让家长帮助孩子行为习惯养成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适时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心理缓冲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时候,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未必就能取得好的结果。相反,要顺应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学生成长规律,把孩子的成长放在成才之上,把幸福看的比优秀重要,对学生面对疫情引起的情绪波动进行正确引导、积极排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施策,做好学生身心健康关爱工作,做到防疫学习两战赢,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真谛所在!

进入六月,幼儿园作为全省各市开学最晚的学段,也将陆续开学。下一期“复学‘心’微课”和大家讲讲,疫情时期担心孩子入园情况的家长和老师们如何帮助幼儿建立心理缓冲期,快速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


作者:于国进,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潍坊市寒亭区教体局。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寒亭区首届十佳作家。先后在《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潍坊日报》等报刊发表教科研等方面文章300余篇。

作者:于国进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