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山东各地以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学习《民法典》。
讲座进校园 讲好第一课
9月3日下午,济南市长清区司法局邀请著名公益律师李惟红走进长清七中开展《民法典》普法进校园专题讲座,扎实讲好开学法治第一课。
此次《民法典》进校园宣传讲座,是继《宪法》晨读后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又一个组合性动作,也是长清区《民法典》进校园的首场讲座,很及时,很有意义。各级政府和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围绕师生最关心、最在意、最直接的问题,当好《民法典》的阐释者、宣讲者、实施者;学校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民法典》作为大力推进校园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形式,突出实效,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要争当普法宣传小先锋,采取小手拉大手、带法回家等方式,通过《民法典》进校园,带动《民法典》进家庭、进社会,形成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
李律师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民法典》伴我们一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精彩的解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办案经历,运用典型案例,从人生不同阶段代表的不同法律意义讲起,对民事行为能力、受教育权、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继承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服务公众 专题大讲堂
为更好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意识,近日,青岛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开展“我来讲党课”暨“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民法典》专题大讲堂活动。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各社区党支部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
北京市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赵春梅以《民法典》的实施对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为题,从《民法典》全貌、总则编解读、《民法典》的贯彻实施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在简要介绍《民法典》总则编概况、民法通则的关系以及总则编的修订和要点内容等问题的基础上,在涉及物权、婚姻、继承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灵活生动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保护、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通过宣讲,让大家对《民法典》的框架、基本内容、立法精神及重要意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受到大家的肯定与好评。
“在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时,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与群众所盼所思、所急所需密切相连。通过‘《民法典》’专题学习,能帮助我进一步学好用好《民法典》,在以后的工作中精确理解每一条法律条文,继续规范每一处工作细节。”即墨路街道青年党员赵琳说。
建设法治乡村 筑梦幸福洛城
在广场上跳舞,在公园带孩子嬉戏,坐车出门旅行,在这些地方打卡学习法治知识,你听过吗?近日,潍坊寿光市精心建设了《民法典》宣传教育基地,让广大群众出行就能感受到法治元素,就近逛法治公园和广场。
漫步在洛西村公园法治大道上,公园里花草树木随风摇曳,月色迷人,幸福洛城法律驿站里“小明”轻声低语,用他的一生为你讲述《民法典》的故事……
这处“网红打卡地”位于洛城街道洛西村住宅区东侧,北至洛兴街,南到洛城街道中心街,占地9万余平方米,辐射周围十个村居、小区,是集普法教育、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法治公园,主要通过铜像雕塑、法治石刻、法律故事、法治宣传版面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幸福洛城法律驿站”,以“小明”的一生为主线,从“小明”未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通过发生在“小明”身边的20个故事,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现了《民法典》在人生各个阶段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的新规亮点,突出了《民法典》“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特色,寓意着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民法典》的呵护与陪伴,有极强的代入感。
开学季普法进校园
9月2日,菏泽曹县郑庄司法所积极开展“开学季·《民法典》普法进校园”宣讲活动,为同学们带去了“法治盛宴”。
此次法治教育课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实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学生们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民法典》来保护自身权益。司法所长高中军结合多个社会热点话题典型案例深入分析、释明法理,提醒学生校园欺凌,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必要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号召大家远离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并告知同学们《民法典》对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能力范围的界定。他还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满满。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起到了普法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而且也为学校开展新学期的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张敏敏 杨光科 韩蓓蓓 谢雯嘉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