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载的光阴倏忽即逝。
在十余载的寒暑里,我看着孩子们一批批地涌进了校园,又一批批地涌了出去,像是绵延不断的江河一般,永无止境,也永无断绝。就这样,在这一来一去里,他们从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一群有着成熟思想,有着成熟人格的翩翩少年。
在很多年前,山东便以高考大省、强省的名字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山东每年的中、高考都是瞩目的热点和焦点。在这些年里,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亲历者,我有幸见证了山东教育的发展与腾飞。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班级人数的缩减以及贫困生资助方面。
在十年前,一个班级有七八十名学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一些应考班级加上复习生的话能够达到百余人。对教师而言,真可谓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在那时,每上一节课都会声嘶力竭,每天的作业也都会批复到很晚。在那时,即便有心,老师也无力顾及太多学生其他方面的状况。
如今,这些大班都得到了有效的“瘦身”,六十人以上的超级班级已经消失。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关怀学生、陪伴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指导,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多学习充电的机会,从而做一个熟练掌握学生基本状况的细心向导、贴心向导。
与此同时,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都不再因为学费问题而遭遇辍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得到了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救助,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勤工俭学机制帮助他们解决了经济问题,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借助此类扶助措施,学生不仅有效锻炼了个人的生活能力,还能顺利完成学业。相比那些含泪辞别课堂的旧事,很多贫困家庭的遗憾已然不复存在,贫困孩子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
如今,随着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逐步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而教师则在这种“放手”中逐渐懂得了“无为而治”的道理,给了学生更多展示其才能、潜力的契机。作为初中教师,我在惊艳于教育发展速度以及成果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唯有永不松懈的学习,才能让我们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想要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我们就必须凭借孜孜不倦的努力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我深信,无论在咫尺明天,还是在遥远未来,只要我们能够拿出永不服输的气魄与信念,中国的义务教育必定能书写出一段更加辉煌的故事。
作者:苏磊 商河县殷巷中学
作者:苏磊
编辑:王煜玲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