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篮球的、拿着球拍的、提着旱冰鞋的……同学们熙熙攘攘地奔向各个体育场馆——这几乎是青岛二中每天下午必见的场面。青岛二中“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让体育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重视体育教学是青岛二中的传统,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学校培养出象棋大师卜祥志、田径名将黄潇潇、王欢等著名运动员;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的多种赛事中成绩斐然。早在十多年前,学校就提出学生要各掌握两项体育和艺术技能,当时限于师资力量等原因,学生只能在常规项目中修习。
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19年3月,“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开始,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棒球、健美操、瑜伽、旱地冰球等十多个选修项目纳入体育课程。这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改革之初,一个大问题就是缺少专业教练,怎么办?学校就面向社会招聘;场地不够怎么办?礼堂的舞台、舞蹈教室、小广场都用来上课;必修课程怎么办?学校把一周的体育课分成两部分,一、三、五上选修课,二、四上必修课;有人认为这么多体育课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怎么办?校长说时间虽然是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却不是唯一,体育课对学生的发展只会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相反,并且通过课时改革可以解决学习时间问题。自此,这项改革就在校园内铺陈开来。
半年过后,当年高考的同学丝毫没有受到体育课的影响,相反,他们还深深地感谢学校的这项举措。面对清华大学严格的体育要求,当年考上清华的二中学子比其他新生更快适应了学校的节奏。校园内原先运动的“小菜鸟”也慢慢走向运动“大神”,有学生开玩笑说,现在“跑饭”的速度又加快了……
体育课程改革,只是青岛二中追求卓越教育的一部分,更是鲁教五年教育变革与提升的一个缩影。紧跟时代,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山东教育大有可为。
作者:洪兴华 青岛二中
作者:洪兴华
编辑:王煜玲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