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 2020 年度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济南市教育局“创新实施‘双贯通’项目 力准行深让思政课改革绽放光芒”改革成果入选“(市教体局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济南是如何创新实施“双贯通”项目的?鲁教君给大家介绍一下:
创新实施“双贯通”项目
力准行深让思政课改革绽放光芒
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部分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尚未建立,学科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升。
济南市教育局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率先在中央推动的重大教育改革上发力,“选准矿、深挖井”,抓住关键,直面问题,在全国首提“双贯通”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济南市“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探索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区域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的典型经验,为全国思政课改革贡献出济南智慧和济南样板。
优配资源,快干实干,以钉钉子的精神与专业思维推动改革扎实落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后,市教育局决定以核心项目驱动为主要方式,统筹推进济南市思政课改革建设。2020年3月,市委教育工委印发《济南市“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确保改革高效推进,市委教育工委将“双贯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项目年初被省教育厅立项为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申报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2020年度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长的突破项目,全市思政课改革列为市委常委会研究内容。
专业引领,循环改进,深入推进纵向贯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针对最新国家统编思政课教材,组织专业力量,梳理提炼出生命教育、坚定文化自信等10个贯通主题,举办多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各区县、学校遴选组合参与的大中小学,围绕自主选定的同一主题同上思政课,力求学段紧密衔接、内容螺旋上升,让一体化建设更具品质和生命力。
建立基地,现场教学,深入推进横向贯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要把思政课上活上好,必须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市教育局创新实践教学解决路径,全面研究教材,梳理出百余个实践教学内容,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加盟”,构建了8大类100所实践教学基地,在全国率先绘就区域思政实践教学版图,率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10月28日,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布会暨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在章丘三涧溪村启动,9个基地同时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用最真实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一堂堂直抵学生内心、有现实性和感染力的“行走的思政课”在泉城盛开。在线观摩人数共计75万人次。
健全机制、评价引导,让“双贯通”改革惠及全体师生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锻铸师魂、涵养师德、提升师能、激励惠师”四大行动,把锻造一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摆在突出位置。遴选培养100位有高尚品格、有教育情怀、有教育思想、有实践智慧的德育领军人物,组建“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开启为期2年的培育历程,致力于通过专业阅读、集中研训、课题研究、示范引领,以自身变革带动全市教师,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水平。建立了“双贯通”改革精品课程资源库,推动区域、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伴随着一系列评价激励机制的逐步完善,各区县、各大中小学改革创新热情被充分激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步发力,思政育人全面铺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不断完善,不同方式、富有成效的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济南市10个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山东省评审立项,占全省中小学立项项目的近五分之一;济南7名思政课教师荣获2020年度“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和“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均居全省之首。在首届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中,济南市2名教师包揽高中组前两名。
“大中小学生同堂上课”“行走的思政课”“全城思政同一课”等一系列全新的思政课打开方式,使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得到切实增强,让广大学生不断发出惊喜:“原来思政课可以这样上,很喜欢”。在推进过程中,全市1万余思政课教师参与其中,114万名大中小学生从中真实受益,市人大、市政协、浪潮集团等100个实践教学基地全力支持,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上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济南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在前期67.9万家长参与的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家长对济南市立德树人的满意度达到了99%。在教育部刚刚公布的“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我省10个案例获评,济南独占两席。
下一步,济南市将围绕“纵深”“激励”“协同”三个关键点,纵深推进“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建立完善思政课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南区域思政改革典型经验。
编辑:冀春鑫
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济南市(不含莱芜区、钢城区)“中考”报名参加考试共78018人,普通高中类招生指导计 ...
足球绕杆射门、仰卧起坐挑战、音乐素养展演、科学实验操作……7月2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东城逸家小学、科航路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