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 2020 年度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枣庄市台儿庄区教育和体育局“实施‘四联双推’工程 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改革成果入选“(市教体局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枣庄市台儿庄区是如何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的?鲁教君给大家介绍一下:
实施“四联双推”工程
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最艰巨的任务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地位。“有学上”问题解决了,“上好学”“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了广大家长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枣庄市教育局选择在台儿庄区试点开展“四联双推”(即学校联盟、教师联谊、教研联合、品牌联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推动乡村振兴),就是通过城乡协作的方式,推动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
学校联盟。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帮弱、名校帮民校、大校带小校等方式,组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学校联合体,将城镇名校的办学理念、成熟的教学模式、丰富的学校文化、创建的学校特色等移植到被帮联学校,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价办法、奖惩考核”等“五统一”。建立“四个一”机制,每学年至少联合组织一次党员活动、开展一次教学主题活动、举行一次德育活动、举办一次管理观摩研讨活动,推动弱校、新校追赶超越,组建管理规范、理念先进、质量均衡的学校联合体。
教师联谊。深化“县管校聘”改革,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学校与联合学校的教师流动,提升被帮联学校教师质量。帮联学校与被帮联学校一体化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在学校联合体内“走校”“走教”,学校联合体内的校级干部、骨干教师进行跟岗学习、影子培训,最大化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支持鼓励教师组建阅读团队、磨课团队等,常态化开展教师交流、联谊等活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展示舞台,促进教师共同提升、学校共同发展。
教研联合。依托学校联合体,通过在线教研、集体备课、座谈研讨、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将校本教研提升为联盟教研,破解乡村学校学科教师少、校级教研力量薄弱的困局,解决原来单打独斗的孤独感、无力感。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成长。区、镇(街)教研员以及市、区学科中心团队成员作为学校联研共同体专家资源,全面参与指导共同体活动。同时,各成员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优课联磨活动,按照“教学展示—课后说课及反思—评课—主题研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校将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材料、点评材料、现场照片以及其它活动信息上报牵头学校,由牵头学校发布,做到资源共享。
品牌联创。以学校联合体为单位,开展品牌创建,深化“一校一策、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德育特色品牌、教科研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以“规范+特色”为抓手,走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吸引力,促进乡村学生回流。
通过“四联双推”的开展,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检测,城区学校优秀率比农村学校高14.76个百分点,合格率高12.9个百分点。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单元检测,城区学校优秀率比农村学校高11.23百分点,与上学期相比,优秀率差距缩小了3.53个百分点;城区学校合格率分比农村学校高10.7个百分点,与上学期相比,合格率差距缩小了2.2个百分点。
打造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深化“三六五”课堂教学改革、“四种能力”培养、“学科课程纲要制定”、“教学评一致性落实”、“新课堂达标”、“四清工作管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等分别给予专题研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形成了持续教研的活力圈。本学期,全区成立的16个联研共同体,帮联结对学校45对,已开展28次活动,活动的主题有“同课异构”“示范观摩”“新课堂达标研讨”“主题讲座”等,突出了参与者的选择性、教研过程的共享性、教研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大教研的格局。
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在“四联双推”实施过程中,全区骨干教师成立了25个名师工作室,各工作室组建了教研团队,工作室成员共有280余人,各工作室规划了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主题活动,本学期已开展活动73次,共参加教师1861人次。一次次活动,给教师的展示提供了舞台,特别是给乡村教师发展提供了机会、提升了教学能力、促进了专业成长。
激活了城镇名校和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通过“四联双推”,既让城镇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推广,又让乡村学校的质量和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名校的中层到乡村学校任校级班子成员,促进了干部交流、提升了干部素质,激发了教师队伍干劲。同时,区教体局改变考核模式,对学校的考核变为对学校联合体的考核,以联合体的党建引领、教学质量、管理规范、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课堂质效、特色创建等成效作为对联合体内学校的考核成绩,实现“紧密式”共同体。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