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6月20日,是第10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第10年。这也是济南市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普及普惠、优质均衡,看似简单的8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10年间,一位位幼教人脚踏实地的努力,才绘就了济南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印迹。他们中每个人所经历的“蝶变”故事不同,却都是济南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
于俏告诉记者,2015年以前乐山幼儿园房舍陈旧,教具更新缓慢,最让于俏沮丧的是孩子没有自己的户外活动场地,做运动、散步都只能在很小的空地中进行,也晒不到太阳。这一切在2015年市中区教体局接管后改变了。
“归属市中区教体局后,我们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提升。幼儿园接上了暖气和天然气,铺设了塑胶地面,装上了新风系统。”于俏说,最让她激动的是增加了“空中操场”,孩子可以活动也可以晒到太阳。看到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操场上奔跑、撒欢,作为教师的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在此前也一度迷茫,个人成长缓慢,没有上进的希望。”于俏说,市中教体局接管后,增加了老师们的学习机会和上升的机会。于俏个人事业也有了新的进步。她说,现在有了新的追求,干劲很足。
区域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群雁齐飞,实现优质幼儿园的集群式发展。历下区充分发挥老牌品质园优质资源的释放和辐射带动作用,先后成立了9大公立幼教集团。
“从幼儿园到幼教集团,不仅是外在称谓的改变,重要的是站位的提升,增添了莫大的荣誉与责任;不仅是体制的变化,重要的是破解制约发展的障碍,增添了信心与使命;不仅是职能的拓展,重要的是标准质量的提高,增添了动力与机遇。”王慧说。
在槐荫,公办幼儿园包含着教育独立园和小学附属园,小学附属幼儿园有23个。槐荫区教体局学前科相关负责人张昭华告诉记者,在2011年前,槐荫区的幼儿园办园主体比较多,有企事业单位办园、部队办园、小学附属园以及教育独立园等。“当时全市在保义务教育,但义务资源有限,不少区县就将小学附属幼儿园‘砍掉’了。”张昭华说。
10年来,历城学前教育在“跨栏式”前行,除了规模扩容提质外,教育理念和内涵也有了新发展。迅速发展的动力,在每个园长身上可以找到这样的答案:敢于担当、勇于挑战。
2018年,高新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了辖区公办园“零”的突破,高新区东城逸家幼儿园位列其中,于当年12月相继开园纳新。东城逸家幼儿园、中垠雅苑幼儿园、玉兰幼儿园园长黄冬梅,是一名有着24年从教经历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她亲眼目睹了济南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2018年,新建并投入使用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2019年,新建小区配套园9所;2020年,3所公办幼儿园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济南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济南高新区学前教育迎来大发展,公办园数量不断增加。
济南全面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8%。
仅“十三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53.50亿元,年均增长31.53%。2018年开始,全市为普惠性幼儿园投入生均经费7.13个亿,有力支持了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近3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提升幼儿园280余处,增加学位近6.9万余个,并通过内部挖潜改造,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招生能力。目前,在公办园就读幼儿20万余人,占比超过54%。全市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园800余处,超过民办幼儿园处数的68%。在园幼儿12万余人,占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6.8万人的73%。全市94个镇街建成105个中心幼儿园,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全覆盖。率先出台《关于幼儿园网格化触点式管理指导意见》《济南市全面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济南市幼小衔接攻坚行动计划》,引领全市幼儿园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编辑:白天
盛夏时节,一场跨越鲁、豫、皖三省的文化探寻之旅落下帷幕。平阴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读着《道德经》进鹿邑”暑期综合性社会实 ...
近日,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来自韩国、俄罗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以及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