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团省委《关于印发开展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和校团委工作安排,为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泉城义工”大学生艺术团“三下乡”社会实践赴高密市东关小学开展支教活动。7月13日,高密市东关小学管乐团暑期训练营开营仪式在该校报告厅举行,随即拉开艺术团为期3周的支教活动。
东关小学校长孙常青表示,高密市东关小学有着73年的建校历史,重视艺术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希望这支管乐团在聂立家先生和山东艺术学院各位老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下,成为东关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协管乐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艺术学院教务处原处长聂立家教授讲到,东关小学知名校友、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山东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于海先生向学校捐赠价值数十万元的管乐器设备1套,此次支教活动也是为推进于海先生情系家乡教育、不忘回报桑梓善行义举的重要举措。
开营仪式后,支教活动随即展开,包括小号、长笛、圆号、单簧管、长号、打击乐、萨克斯专业在内的“泉城义工”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也正式担任起了老师们的责任。在每一间教室中,都能看到他们孜孜不倦的身影,他们鼓励着孩子,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点拨技艺,一遍又一遍的给孩子们示范、排练;孩子们也都认真跟随老师的指导,逐步改正技术上的问题,浑厚悠扬的管乐声回荡在东关小学校园的每个角落。
本次支教活动在暑假期间进行,组织了多个专业的同学参加,同学们克服了包括生活、天气等多方面的的困难,积极参与、全力以赴。团队领队由两名作曲系研究生担任,他们在服务、管理支教团同学的同时,也将在支教过程中采风创作,创作的曲目将在暑期训练营结束时的支教成果汇报音乐会上进行演出。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泉城义工”大学生艺术团2006年9月成立,已经15年了,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1000多人,团队一直秉承着“展我所长,尽我所能,倾我热情,回报社会”的宗旨,积极献身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以助残助困为主旨,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泉城济南的大街小巷,穿梭于社区(乡村)、社会福利院、学校(含特殊教育)、老年公寓、部队等,开展了助老助残、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文化惠民、千村行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人均服务时数达150小时,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无数济南人,打造出一张青春亮丽的名片,连续被评为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16年12月被团中央表彰为“活力团支部;2017年2月荣获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6月3日,泉城义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9 月参加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被评为“全国优秀实践团队”;2018年6月19日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组织艺术团成员以青春之力助力战“疫”,并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临时团支部,坚守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此次支教活动中,同学们岗位在校园,奉献在基层,一定会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以青春之力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本次活动是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项目之一,是音乐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学习计划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特色项目之一,也是与高密东关小学开展的党建实践合作项目、“劳动周”劳动教育合作项目。(王维海 刘欣宇)
编辑:冀春鑫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