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 张殿臣: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7 09:35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7、8月刊作者:张殿臣 A+A-
-分享-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人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精神食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大学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有序推进、见行见效,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凝聚起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汲取信仰力量

 

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首要体现。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近代终于迎来了真理的曙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我们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特别是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不移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烟台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个缩影。建校以来,烟台大学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科学办校治学,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新征程,烟台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从百年光辉党史中汲取的信仰力量转化为奋力迈向高水平大学的务实举措和坚定步伐,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凝聚人民力量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完成了救国、兴国、富国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强国的崭新篇章。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当时人才短缺,烟台大学的创建就是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现实问题,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当时的烟台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全力支持学校建设,烟威人民也义无反顾,慷慨解囊,创造了1984年奠基、1985年即招生开学的“烟大速度”。不仅如此,远在海外的烟台籍华侨也纷纷捐资办学,设立的奖助学金就达十几项,烟威人民建设烟台大学的热情令人感动,由此开创了地方集资办大学的先河。烟台大学是烟威人民创建的大学,凝结着烟威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期盼。烟台大学将始终秉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以学校发展蓝图凝聚全校师生员工,以改革发展成就回应人民关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地方支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紧紧依靠社会各界支持,汇聚起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斗争力量

 

一百年来,从一艘小小的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学习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时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从解决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思考历史问题,总结和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将党的百年道路探索推向更加广阔的历史纵深。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等繁重复杂的任务,新时代高等学校同样需要进行伟大斗争的魄力与胆识。烟台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现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竞争压力:一是学校虽已跻身全省高水平大学行列,两个学科入选强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但优胜劣汰的动态考核机制倒逼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二是没有博士授权点成为制约学校人才引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实现博士授权单位的突破,是全体烟大人的梦想;三是旨在破解学校发展空间不足的开发区科教园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未来几个校区如何统筹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四是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打破传统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内部薪酬分配模式,如何破立并举,调动每一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还有待更加科学完善的筹划。这些工作多涉及资源调整和利益分配,需要改革创新和统筹全局的巨大斗争决心和勇气。学校将以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着力点,坚持正确方向,把牢关键环节,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坚毅前行,奋勇搏击、闯关夺隘,开创不负一代代烟大人期望、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伟业。

 

四、进一步发扬伟大精神,涵养精神力量

 

5000多年灿烂文明,170多年不屈抗争,100年矢志不移践行初心使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与发展起来的伟大精神,给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动力、国家绝处逢生的支撑。中国人民每一次从困难中站起来继续向前,每一次创造、每一次超越的背后,都有伟大精神提供着强大支撑。在百年风雨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树立了座座精神丰碑,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走向何方”的精神密码,构建起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线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继承好,传承好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变追求,接续好伟大精神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烟台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烟威人民的全力支持,离不开北大、清华两校的鼎力支持和全体烟大人的艰苦奋斗。在37年的奋斗历程中积淀形成的“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是支撑烟台大学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今年是烟台大学“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仍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实际困难,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充分发挥伟大精神强大的感召、凝聚与激励作用。烟台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以弘扬和传承党的精神谱系为重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在学校文化中着力涵养一心为公的正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将党的伟大精神融入烟台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已经开启,向高水平大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全体烟大人将把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的奋进力量融入烟台大学的发展中,把个人成长与奋斗融入祖国发展与学校建设的滚滚潮流中,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全身心投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为建设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张殿臣,烟台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张殿臣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