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读故事 唱颂歌 | 《在太行山上》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2-25 16:47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巍巍太行,铭刻着无数中华儿女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浴血奋战的主战场。著名经典歌曲《在太行山上》就诞生在这里。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文艺战士、共产党员桂涛声陪同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赴山西省陵川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陵川虽然是一个地处太行之巅的偏僻小县,但在1938年前后,却是山西省唯一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完整县。这里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心脏,云集了国共双方党政机关和要人,堪称一个风云际会、精英云集的地方。在陵川县,桂涛声既为太行山的壮观景色惊叹,更为抗日军民的爱国热情而感动。当他身临“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景时,止不住流下滚滚热泪。当时,陵川一带流行一个小剧目《四杯茶》,其中有这样的唱词:“儿:自动参军上前线,打败鬼子保家园。头杯茶呀敬我的爹,我去当兵您当家呀。爹:去吧,好好到前方打鬼子,不要心焦家。儿:二杯茶呀敬我的娘,我去当兵您少想呀。娘:好好打鬼子,把鬼子打败,不要想家。儿:三杯茶呀敬我的妻,我去当兵少哭啼。妻:去吧,不哭啼,这是光荣事。儿:四杯茶呀敬我的妹,我去当兵陪嫂睡。妹:去吧,哥哥您放心吧,我和嫂嫂在一起。”

  正是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陵川一带的八路军迅速发展,战斗力不断增强,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歼敌4000余人。捷报传来,桂涛声眺望太行山千山万壑,深深感受到团结一心的抗日军民不愧是真正的“铜壁铁墙”。一股热流在胸中奔涌,他产生了创作一首抗战歌曲的激情。1938年5月4日凌晨,桂涛声和陵川抗日儿童宣传队师生一起登上了佛山。佛山是南太行的最高峰,海拔1791米,山势突兀,险峻挺拔,主峰昂首,群山如万马奔腾,中州大地极目可瞰。此时,恰逢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披着围巾的女教师李曼激动地指挥队员们唱起了革命歌曲。在朝阳的沐浴下,李曼如同一尊自由女神。眼前的一切,给桂涛声带来了创作灵感,第一句歌词油然而生:“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为了避免遗忘,他将这句歌词随手记在一张香烟包装纸上。下山后,桂涛声综合所见所闻,趁热打铁,很快完成了《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曲的全部歌词。

  1938年5月,桂涛声带着歌词来到武汉,找到好友、作曲家冼星海,希望他为《在太行山上》谱曲。冼星海去过南太行,歌词内容引起他的强烈共鸣,当天晚上就为其谱完了曲子。当时正在武汉的周恩来听了冼星海的试唱后,赞赏不已,决定入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当年7月,歌咏大会在武汉举行。每支歌咏队都在船上演唱。演唱《在太行山上》的是革命文艺战士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嘹亮的歌声伴随着长江滚滚东流的波涛声,气势恢宏,豪气干云。在所有的演唱中,以《在太行山上》最为出彩和轰动。朱德总司令把歌曲抄了下来,不仅自己学唱,还要求八路军全军学唱。很快,《在太行山上》唱遍了太行山,唱红了全中国。

  《在太行山上》无愧为中国最优秀的革命歌曲之一。它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黄钟大吕,抗日军民前仆后继的英雄史诗,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编辑:冀春鑫

审核:孙悦琛

相关阅读

2025年7月山东教育考试月历来啦!

2025年7月山东教育考试月历来啦!

07-01 16:19山东教育发布

山东省教科院参与乡村数字化调研报告 获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奖励

2024年10月,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省教科院院配合国家课题组深入枣庄、潍坊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4所乡村中小学校、3个县市 ...

07-01 17:31山东教育新闻网

这一抹红,永不褪色

从临沂“沂蒙红”思政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开启红色体验式教育新模式到淄博“红色剧本推理”的智慧火花在黑铁山闪耀,从聊城职业技术 ...

07-01 17:51山东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