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内心回响,鼓舞着我人生路上踔厉奋发的激昂和向往。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雷锋的名字由此响遏行云,学习雷锋的活动高潮迭起、红遍神州。春光三月遂成为我国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雷锋的思想、品德、精神、作风和奉献,为几代中国人树立了道德标杆和励志榜样,历久弥新地陶冶和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雷锋一生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近60年来,“学雷锋、树新风、心向党、做先锋”成为奋进青年的自觉追求和自强行动。
雷锋,以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成为人们心目中克己奉公、积极上进、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和座右铭。雷锋精神以其爱党爱国、爱民爱岗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成为人心的呼唤、时代的召唤、文明的象征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成为一种塑形铸魂的道德元素和文化现象,成为千千万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与模范行为的结晶和统称,引领我们在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中笃定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山东交通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用脑用心用情”诠释和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倡导“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异彩纷呈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育人主阵地,彰扬美德、引领风尚,做法新颖、成效显著,堪为“高校样板”。
雷锋精神是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第一批“伟大精神”。那么,高校在新时代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卓有成效地践行雷锋精神呢?
一是学雷锋指向明晰化。要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培根育心、强基固本。
二是学雷锋活动机制化。要聚合资源、健全机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广泛开展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学雷锋活动、文明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辟成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课堂。
三是学雷锋形态多样化。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路径,织密“网格”,加强“联动”,聚焦“雷锋文化”建设,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高校的学科中“有位”、教材内“有踪”、论坛上“有声”、校园里“有行”,滋润心灵,激励人生。
四是学雷锋行动常态化。只要践行而不“躺平”,人人都是雷锋。要在高校营造“个个学雷锋、天天做雷锋、时时有雷锋、处处见雷锋”的浓厚氛围,接续书写与时偕行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作者简介:韩延明,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
作者:韩延明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