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探索“三融”落地新路径 山东掀起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30 17:0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今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 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部省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将掀起山东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那么,这一轮改革有哪些新特点,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对此,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顺峰在发布会上作了解答。

  邢顺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的要求,在充分吸收职教高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部省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这一轮改革有四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面向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全局,优化定位,提升功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系统性。树立大职教观,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融合融汇,使职业教育成为驱动教育变革的活力因素,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子。

  三是务实性。坚持务实管用,重在落地见效,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设计了分行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嵌入式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团式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等一系列实招硬招,有针对性地解决最迫切的关键问题。

  四是延续性。充分吸收职教高地建设及以往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与经验,锚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这个目标,整省推进、上下联动,“一张蓝图绘到底”,改革主线不间断,创新步伐不停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新表述、新要求。作为首批全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山东在这一轮改革中,重点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落地路径,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第一,在职普融通上,探索建立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的新体系。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持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在不同阶段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实施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培养,稳步扩大“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规模,着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让学生不论读职业教育、还是上普通教育,都有成长成才的平等机会和希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产教融合上,探索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产教融合是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分行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对接山东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分类施策组建产教联合体,汇聚产教资源,放大聚合效应,让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我们将打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政策组合拳,有效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第三,在科教融汇上,探索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的新模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要发挥好职业教育在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大力开展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企业出题、院校答题,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助力“万企转型”“万项技改”和“工赋山东”。同时,以科技创新牵引教育教学改革,反哺人才培养,努力塑成新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