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枣庄 > 正文
始终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经验案例
发布时间:2023-08-15 16:21 来源: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A+A-
-分享-

  一、工作背景与规划

  对一个民族来说,读书能够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对一个人来说,读书能改变人的一生;对一所学校来说,引领学生读书,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学校就是要做为学生一生奠基的事。学校领导叠加老师们的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把建设“书香校园”作为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来定位,并作了有益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多年来,历经岁月轮回,建设“书香校园”的初心、方向和目标没有变。历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不断描绘“书香校园”建设美好蓝图,始终“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学校每年都要制定并更新“书香校园”实施方案,形成教导处牵头、其他各处室齐抓共管的格局。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指明方向。

  二、办法举措与制度

  1.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激发教师读书热情

  学校多措并举,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激发全体教师读书、爱书热情。

  一是为教师免费订阅报纸杂志、最新的教育书籍;外出学习的教师购买教育书籍给予一定比例报销。

  二是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好书互荐。

  三是评选“书香办公室”“书香教师”,获评的办公室和教师将获得最大限度的奖励。

  四是教师发表的文章,纳入教师业绩,予以最大化表扬,以此推动教师读写热情。

  五是教师读书活动校级领导要无条件到场、站场、登场。

  2.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一是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在阅读课上,老师或学生进行好书推荐和读书交流,老师教授整本书阅读方法,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

  二是学校坚持开展“晨诵·午写·暮省”活动。早晨,老师还未来到教室,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教室里已是书声琅琅。中午,午写时间,在学习委员组织下,学生利用规范书写教学视频软件练习书写。下午,每班每周开设1节暮省课。

  三是学校持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学校开展的“悦读经典,书香建校”百日诵读活动中,80%的学生坚持了六年。

  3.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营造浓郁书香氛围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读书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书香校园的熏陶与浸润。学校不断为师生营造这样一个耳濡目染的氛围。“书香长廊”“书香大道”“书香教室”“书香办公室”“六艺坊”“书吧”“话吧”处处散发着书香的魅力。

学生在“六艺坊”上阅读课

  三、工作成效与特色

  1.学校每年坚持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

  每年春季开学之初,学校制定并下发“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全校师生根据活动方案,开展读书活动。各班级开展“捐一读百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

  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都要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表彰大会暨“小跳蚤书市”活动,评选并隆重表彰“书香办公室”“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表彰大会结束后,“小跳蚤书市”开市。截至目前,学校“校园读书节”暨“小跳蚤书市”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

学校“校园读书节”暨“小跳蚤书市”活动

  2.创新开展“寻找最美书写少年”活动

  学校重视规范汉字书写教学,积极开展“寻找最美书写少年”活动。评选“最美书写少年”的数量不限,只要学生书写符合“规范、端正、整洁”等标准,都可以获评“最美书写少年”称号,以此引领学生提高书写水平。

  3.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

  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部分,学校积极开展诵吟特色学校和甲骨文特色学校创建,以创带建。积极承办枣庄市“书法名家进校园”“甲骨文楹联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

学校诵吟活动

  近年来,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诵吟特色学校”“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山东省书香校园”“枣庄市书香校园”“市中区书香校园”“枣庄市规范汉字书写示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1.引领教书读书,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教育最曼妙的风景是什么?那就是一所学校,有一位喜欢读书的校长,带领一批喜欢读书的老师,陪着一群孩子读书。试想:一所学校,如果老师不喜欢读书、不热爱读书,那么,怎么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热爱读书的学生呢?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教书读书活动,引领教师多读书,读好书。

  2.继续坚持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

  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表彰“书香办公室”“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激励教师、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五、工作负责人

  胡安锋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