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安丘市教体局采取四项措施切实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两周不少于3课时;普通高中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普通高中学生主要围绕党团活动、学生发展指导、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方式进行。
二是统筹学科劳动教育融合渗透。各学科教师主动挖掘学科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在科学、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三是整合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各学校在校园美化绿化、环境卫生保洁、班级宿舍清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凡学生力所能及的校内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小学三年级以上设劳动日,每月一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一次。大力开展劳动实践类社团活动,设立手工制作、烹饪、园艺、陶艺、雕刻、家政等与劳动有关的社团。学校开辟专门区域进行种植,设立“责任田”、“微农场”进行劳动实践,也可组织学生学工学农,走出校园走进工厂、农田、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劳动实践教育。
四是整合凝聚家校劳动教育合力。学校通过家长班微信群推送相关内容,以及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等方式,切实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做好学生在家参加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作者,家校共育,形成劳动教育的强大合力。
编辑:冀春鑫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