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速得尔杯”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激光射击巡回赛(济南站)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U11组男子10米激光步枪60发(立姿有依托)个人比赛中,来自聊城的孙相宁以628.2环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刚满8岁的少年,是完成了两个年龄组的跨越且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
从没“枪”高到比“枪”高 从“打哭”到“打笑”
按照赛事安排,在比赛日的最后一天,U11和U9两年龄组少年悉数登场。因为其中有像孙相宁这样跨年龄组参赛的,使得在现场可以看到不少甚至还没有枪高的萌娃。
有些小孩刚比枪高甚至不如枪高
这些萌娃中的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站到全国性赛事的舞台上。初出茅庐加“未见世面”,使得这些孩子被“打哭”的比比皆是。
“任何体育竞技类项目都是如此,射击是一项战胜自己的运动,这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济南市射击狩猎协会秘书长陈阳说道。
孙相宁同样有些紧张。在检录时,这位平时很活泼的萌娃一直保持沉默,看到周围尽是比自己高一头的哥哥姐姐们,尽管多次站上过领奖台的孙相宁,还是有些紧张。
按照赛事流程,选手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60枪的激发。前两枪,孙相宁的环数并不理想。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该年龄段几乎每位参赛选手都有教练在其身后调枪指导,而孙相宁只有一个人。教练说了,他没有问题,他可以自己应对。
孙相宁比赛中
做了两次深呼吸,孙相宁选择了休整。在其他选手频繁激发的“啪啪声”中,小小的他经过短暂的调整,又一次开始瞄准激发,动作连贯而果敢。孙相宁最终以682.2环成为该年龄段的最小冠军。
“没打好呢。”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萌娃挠了挠头。
一年级的“天赋”?有些运动是相辅相成的
时间回到巴黎奥运会上,7岁的孙相宁和父亲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射击比赛。和历来传统一样,射击项目为中国射落首金。没有概念的孙相宁,指着电视机对着父亲孙华江说:“我想玩这个。”
本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但爸爸孙华江很快发现了孩子的射击天赋。“家里的老大练足球嘛,场地旁边有那种摆摊射气球的,老二(孙相宁)就在旁边打气球,没想到一会就抱回个玩具。”孙华江说道。
因为自己所在的县城并没有专门的项目训练,一家人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了聊城市青少年文化宫,结果一进去,就“出不来了”。
2024年9月1日,孙相宁第一次摸上了激光枪型,这支在成年人手中端起来都有些费劲的“枪”,在孙相宁手中却格外听话。在孩子爱好、天赋和家庭收支的平衡下,孙华江给孩子买了一把二手“枪”。从此,孙相宁由“玩”变成了“训练”。
60分钟60发,每天至少两组。这意味孙相宁每天至少站立训练两小时。“站的时间长了脚后跟疼,脚心出汗痒痒,当时个子太矮,才刚刚够得到枪托的台子,还有点累。”孙相宁说道。
这一次,孙相宁终于站到了全国性比赛的最高领奖台
平日在家训练,周末前往少年宫,这位射击“一年级”的选手,日复一日坚持着。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孙相宁在短时间内有了进步,市级比赛、省级比赛全部站到过最高领奖台上,但这次全国的比赛,孙相宁没敢奢望。“爸爸说平均10.6环(满环10.9)以上就能进前三,但我给爸爸说的是我进前八就行。”一开始,孙相宁还有点不自信。
可训练过国际象棋的孙相宁,在骨子里还有一种细致的韧劲。“我总感觉这两项运动是相通的,国象给孩子带来的思考能力,帮助他在射击项目上稳扎稳打。”孙华江说道。
但孙华江知道,孩子的平时训练成绩已经达到了635环左右。如果稳定发挥,前三并不是问题。结果也没让一家人失望,孙相宁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
“可看好了啊,下一个张梦雪、杜丽、李越宏等,就在这帮孩子们中出了。”以张克东、贾致鹏为代表的几位国家级裁判的专家,在讨论着这些射击界的好苗子们。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10月4日,“速得尔杯”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激光射击巡回赛(济南站)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U11组男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