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二十载深耕不辍: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领头雁” ——齐鲁“三名”建设工程综述
发布时间:2025-09-11 09: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黄雯 A+A-
-分享-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省始终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谋划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自2004年起,我省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历经20年深耕,不断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成果培育和质量管理,助力一批批教育领军人才从齐鲁大地脱颖而出,为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齐鲁样板”。

  回应时代需求,启动“三名”建设工程

  山东作为教育大省,面临着“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挑战。如何打造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深厚专业素养、卓越实践能力的专家型教育人才队伍,成为推动山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课题。在此背景下,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开启了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系统培育的“双名工程”。2022年,“双名工程”增设齐鲁名班主任培养,拓展为“齐鲁三名”建设工程,为山东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搭建起系统化、专业化的成长平台。

  创新培养体系,精准施策铸魂强师

  20年来,我省深入研究教师、校长、班主任不同群体的专业发展规律,构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效度的“三名”培养体系。在理论框架层面,首创“三维双系统”名师成长机制模型与“1242”名校长培养模型,为工程人选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在实践层面,创新打造“一体两翼双贯通”的培养路径,以“学习研究发展共同体”为载体,以知能提升和动力激发为两翼,将导师指导与课题研究、思想凝练贯穿培养全程,通过集中培训、经典阅读、跟岗观摩、进校指导等多元化的活动,助推工程人选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

  同时,“三名”建设工程坚持形魂兼具、精准施策。一方面,弘扬教育家精神,以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组织工程人选走进孔子博物馆、沂蒙精神纪念馆,深入海尔、浪潮等企业学习创新理念,让文化浸润成为精神成长的养分;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传经送宝,通过“走出去”组织出国考察、短期访学,拓宽工程人选的国际视野。针对不同群体的成长需求,实施“一人一案、一校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分群组、分年度、分阶段设计培养计划,既保障了培养的系统性,又兼顾了个体的差异性,让每个工程人选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轨道上加速成长。齐鲁名校长郑廷伟对此感受深刻:“2019年入选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后,在导师团队精准指导下,经过3年系统培育,我不仅明确了‘共享生命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而且推动学校建立起‘学术领导、项目管理、行政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治理机制,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升级。”

  严格质量管理,提升“三名”品牌含金量

  “三名”建设工程的核心价值在于质量,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将质量管理贯穿培育全过程,以高标准、严要求铸就“齐鲁三名”金字招牌。在遴选环节,通过材料评审、课堂教学展示、答辩评审等方式,全面考察工程人选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业绩、专业发展潜力,确保选拔出的人选都是“扎根一线、真才实学、群众认可”。在培养环节,实行“过程性考核+发展性评价”双轨并行机制,为每个工程人选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学习研修、教学实践、成果产出等,每年度通过汇报答辩、成果展示等方式开展中期考核。培养周期结束后,通过材料评价、标志性成果评价与陈述答辩相结合的方式,从师德表现、研修成果、教育教学实绩、示范带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认定“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齐鲁名班主任”。

  放大“头雁效应”

  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过20年深耕,齐鲁“三名”建设工程已成为山东教育人才培养的品牌项目,不仅培育出大批优秀教育领军人才,而且通过辐射带动,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在中心的精心培育下,工程累计培养1455人,考核认定805人。155人获得国家级荣誉或表彰,其中“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1人(占全省的70.4%)、全国模范教师46人、全国优秀教师40人;20人入选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占全省的86.9%),37人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42人入选“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占全省的84%)。工程人选主持国家级课题48项、省级课题444项,出版教育专著超100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一批批“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教育领军人才成了山东基础教育的“代言人”。依托此工程,项目办凝练生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一体双线:指向育人质量提升的教研机制运行模式”“指向教育教学变革的中小学校长卓越发展1242培养模式”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1项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工程人选个人专业成长,而且引领带动了全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山东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三名”建设工程的引领下,山东16个市相继启动市级“三名”或“双名”工程,多数县(市、区)开展县级培育工作,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教育人才梯队体系。全省已建立了200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市、县(市、区)建立了328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程人选依托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专业阅读、名师导教等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开放优质资源;同时,“三名”建设工程人选积极投身教育帮扶,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4885小时,赴新疆、西藏等地送教300余人次,举办讲座、上示范课近2000场次,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助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齐鲁名师魏瑞霞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牵头成立领航工作室,带动团队拿下7项荣誉,还多次赴重庆酉阳、山东德州等地开展公益送教,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三名”建设工程人选的责任与担当。

  20年栉风沐雨,20年砥砺前行,20年硕果盈枝。齐鲁“三名”建设工程的20年,是山东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创新的20年,是教育领军人才队伍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20年,更是教育家精神在齐鲁大地薪火相传的20年。站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起点,我省将继续坚守“为教师成长赋能、为教育发展助力”的初心使命,进一步优化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培育更多具备教育家精神的领军人才,为教育强省建设、全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更鲜活的经验。

  (文:黄雯 /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

作者:黄雯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