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育:用艺术点亮人生
发布时间:2020-11-10 15:51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齐士龙 A+A-
-分享-

在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初期,学习电影艺术和热爱电影的学子们,更多的是通过艺术院校完成技术方面的培训,于是北京电影学院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培养了大量的影视业的各种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电影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和世界电影技术、艺术的进步,今天电影事业已经开始走向普及和更高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为电影艺术教育事业划分新的层次,实现新的定位和目标。

在电影艺术教育中,表演艺术的教育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尤其电影中的表演,是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素质为第一性原则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表演艺术人才的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于表演技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使其的人生被艺术所“点亮”。这样才能培养出成功的表演艺术家,而非仅掌握技巧的演员。

具体而言,表演艺术人才的教育需要重点注重以下三点:

第一,要有成熟的表演技巧与境界。表演艺术的境界体现了艺术家的水准和高度,对塑造出经典形象的艺术家而言,“精益求精的表演态度”和“高超的表演境界”缺一不可,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修养,并时刻秉持着“工匠精神”来对待表演艺术创作,才是成熟的表演艺术人才。

第二,要去拥抱生活,体验人性。表演需要在鲜活的生活体验中来获取灵感,只有彻底地拥抱生活、深刻地体验人性,才能够把握住每一个角色的复杂内心,进而完成好表演。尤其我们现在的本科生,大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逐渐学习和认知人生的年龄,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就需要在传授表演技巧的基础之上,逐渐引导他们学习人生、熟悉社会、熟知人性。

第三,要通过点亮自己的人生来引领观众。只有热爱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只有对自己要表现的故事、要塑造的角色充满兴趣,一个表演者才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超越人性的、超凡脱俗的美感,并且得到观众的共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品格,丢掉了自己的个性就失去了艺术的感染力。70年来,北京电影学院无数毕业生共同塑造了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的独特精神风貌,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过度迷信国外艺术创作与评价标准、甚至唯西方价值观马首是瞻。不论是表演艺术家,还是其他艺术工作者,都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自信和热爱,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而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也要深入探索与时代俱进的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有修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齐士龙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