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图书馆:构建家校项目化共育系统
发布时间:2020-11-11 09:56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潘照团 A+A-
-分享-

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在现今众多教育改革中,项目化学习不失为一个可行的答案。然而,学校要进入项目化学习深水区,离不开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充分利用。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温州市大学城附属学校在丹麦版“借阅”“真人”机理上,提出并实践了家学版“真人图书馆”形态。在活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自助式菜单学习服务的同时,也为家校共建创设了新的共存意义和发展空间。

将理念化为行动

学校之外,最好的资源莫过于家长与所在社区。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可增加社会资本,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家校合作、社区联建,是新时代教育突围的重中之重。但共建形态不止于家长义工、公益讲坛、社区舞台等活动类项目,也不止于成人主导式的家长进课堂,而应该往深度学习再挺进一步,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存在。也就是在学生学习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能便捷地寻找到进一步学习的支撑点。

真人图书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所谓真人图书馆,就是在常规图书馆借阅机制下让学生像借阅图书一样借阅真人。这种阅读理念,是通过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交谈,获得更多的见识的活动。理念源于2000年的丹麦哥本哈根,我国在2008年才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大多在高校组织。在基础教育界,在学习服务领域,国内外鲜有具体做法。

2019年下半年,学校就开始了基于家长(社区)资源开发与转化的项目化学习研究,从原有的“家长进课堂”、每个学期一周的“家学周”到现在的“家学俱乐部”“真人图书馆”,走出了一条从散装到集装、从浅层到深度、从成人供给到学生自助的家学资源改良升级的转化之路。

由借书转向借智

化用“真人图书馆”运作机制,让项目化学习找到了新的更大的支撑点。

首先,要抓住“真人图书馆”的基本要素:运作的方式是借阅,供借阅的资源要有一定的储备量,有近似书目的供学生检索借阅的助学菜单,还要有一定的借还期限;借阅的对象是真人,是真实世界的人,在约定的地点面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咨询与对话。

其次,要拓展“真人图书馆”的功用形态:辅之以导学的功能,即被借对象要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生借智借力的核心任务作出细致周密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体现在导引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辅之以助教的功能,被借对象配合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学校导师做好辅助教学工作,也可根据学校要求,在学校指定的时间(如家学周)内来校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

同时,为便于学生找到项目化学习的智力支撑,也便于检索和评价学生的项目化学习完成情况,了解“真人”智力扶持的力度,也更好地为学校统筹跟进管理,真正发挥“真人图书馆”导与学的效能,学校需成立“家学智库”,即“真人图书馆”网络借阅平台,学生凭账号和密码登录智库。

学生选择“真人导师对象”有两个维度:维度一“导索”,即“助学导航”,是为项目化学习刚刚起步的低段学生和能力偏弱或因学习难度偏高不明朗借阅对象的学生而设立。进入这个窗口,学生需提供项目化学习方案,提出意向求助领域,学科老师帮忙初审方案,告知学习者可选择的校外导师对象。维度二“自索”,供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检索求助,可以从“对象推荐”“对象分类”“对象查询”三个窗口中任选其一进入选择求助对象。选定对象后就要发出约请,有两种学习形态供选择,简单的可以线上答疑,复杂的可以线下导学。线下导学地点统一安排在学校,时间段安排在中午静校时间或者下午“四点钟学校”。求学与助学双方最后都要给出评价,学生给出喜好认定,方便下次便捷求索,“真人导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给出评定,以激励为主,可更好地让其投入项目化学习。

从共识走向共建

在“真人图书馆”组建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激发学生与导师团的积极性。在启动阶段,可从项目活动开始,慢慢地向深度规范的基于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过渡。有了成功体验,会促使学生不断去合作探究。学校可通过相应的机制如“积分银行”等不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小确幸”。对于导师团的家长,学校在与家长达成共识的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让无私奉献的家长有满满的成就感。

其二,要循序渐进地实现转型发展。“真人图书馆”无须等家长资源全部摸排清楚,或借阅网络平台建设齐备才能做,从一个雏形做起也未为不可。如成立家学俱乐部,把工程类、才艺类、运动类、财商类、公益类等有擅长的家长先集中起来,让他们自由报名,定时定点来学校指导,实现归类定向的学习援助。

其三,要积极开发拓建家学资源库。很多领域虽小,却往往是真实情境下的产物。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博大”+“小微”的组合使智库更有价值。因此,学校不仅要了解家长本人的“导学”能力,还要了解其拥有的“学习资源”,只要有助于学习突破,可以不是这位家长本人指导,但有了他的资源,或者有了他的亲戚朋友友情帮助,学习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很好的“资源”。

其四,建立学习小组的双导师制。项目化学习要通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抱团实现,不要孤军作战。导师也是如此,千万不可收集一些资源、建立一个网站就作罢。而且,全盘交托给学生自主和家长自觉,不现实也不科学。每个项目组都要有学校的导师,由其负责项目的初审、过程的质控、结果的终审。家长或者公益指导者只是辅助,再积极的“真人导师”其背后也要有一个学校的心灵伙伴。(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潘照团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