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日照 > 正文
让“三点半难题”不再难!日照创新落实中小学课后服务
发布时间:2021-01-13 14:44 来源:山东教育发布 A+A-
-分享-

广大家长的操心事、烦心事。虽然社会上各类托管、助学和辅导机构应运而生,但却问题丛生,不仅收费高,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面对群众呼声,日照市委、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公益普惠、自愿参加、完善服务、公开透明的原则,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努力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后无人管难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点赞。

自我加压、主动提标,课后服务实现“五个全面保障”

日照市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主动提标,提出了“五个全面保障”的总体要求,全方位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图片

一是学段全面保障。在省要求“全省所有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开展”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覆盖面,在全省率先将初中纳入到了课后服务的范围。目前,日照市363所中小学全部开展了课后服务,是全省最早实施义务教育全学段课后服务保障的市之一。

二是学生全面保障。按照“自愿参加、免费服务”的原则与家长签订协议,将所有有服务需求的中小学生全部纳入,应收尽收,全部保障。

三是时间全面保障。在省要求“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的基础上,日照市结合学段全面保障的实际,主动将中午休息时间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并将下午结束时间延长至18:00,不仅解决了“三点半难题”,也为家长解了学生“午餐之忧”。为满足少部分家长延迟接送孩子的需求,一些地方创新提供弹性课后服务。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在统一课后服务时限的基础上,推行“统一+接力”模式,通过党员先锋岗、值班领导(老师)、安保人员接力的方式,尽力满足家长的个性需求,保证学生离校时间弹性化、课后服务人性化,实现了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

四是服务质量全面保障。探索把课后服务纳入课程管理,制定学期计划和每天活动方案,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对参与课后服务表现突出的,在评优树先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莒县按照“课后服务一次相当于加课时一节”的标准,将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按服务次数计入工作量,并结合辅导效果、学生及家长反馈情况,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进行加分。

五是资金全面保障。日照市印发了《关于增加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绩效工资总量的通知》,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增量机制,区县财政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生均每年120元的标准核增绩效工资总量,市财政给予 20%奖补,目前全市两级财政已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课后服务补助,实现了“学生全免费、教师有补助、财政全保障”,不但减轻了家长的接送负担,也相应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探索创新、突出特色,课后服务转型延伸教育

日照市以改革增动力、挖潜力、添活力、强实力、展魅力,对课后服务项目和模式持续探索创新,推进延时服务全面转型为延伸教育。

图片

一是整资源、守底线,确保管就管好。日照市要求各学校充分利用师资、场地设施等教育资源,课后继续全面开放阅览室、体育场地、艺术场馆、专用教室等场所,面向有服务需求的学生实行“全免费”校内服务。严格课后服务底线,坚持“四不”原则,即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课业负担、不以营利为目的,明确规定不得将课后服务办成补课班,不得组织存在安全风险的活动,不得允许或变相默许社会机构参与办“特色班”和“兴趣班”,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二是增特色、挖潜力,促进全面发展。课后服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按照因生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服务内容。日照市东港区天宁小学在课后服务时段,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开设了琴、棋、书、画等60余个门类的特色课程,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和家长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课,使学生兴趣爱好在课后服务中得到充分“滋养”。调研中家长们普遍反映,在课外辅导班一堂课学费就要几十甚至上百元,而学校的特色课程都是免费的,既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教师的专业辅导又着实提高了课后服务的含金量,“三点半课堂”已经成为家长们最放心、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发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已达70余门,构建起以答疑辅导、课外阅读、特长教育等版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课后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保证了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思想、能力”双受益。

三是重实践、破壁垒,加强校内校外联动。为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促进学生多渠道、高素质发展,日照市正在加快突破“校内校外”壁垒,积极“走出去”,与校外活动场所等联合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活动,把课后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成长打造更广阔的天地;大胆“引进来”,组织力量全面调研社会专业艺术、体育团队等校外资源进学校服务形式,探索开展少年宫进校园、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园等服务活动,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借助外力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建章立制、回应关切,课后服务重在长效惠民

日照市从建章立制、规范程序着手,把课后服务创新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确保把这项惠民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图片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建立“领导带班、中层值班、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的安全运行机制。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服务的首位,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安全常规管理,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强化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制度和应急预案。课后服务时段保证有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配足服务教师,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的看护责任。学校组织在校外实施课后服务的,须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并加强与城市管理、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是坚持规范导向,建立“上下内外、串联并联”的督查评价机制。将课后服务纳入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和对区县教育部门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度评价内容,纳入对学校考评体系。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班子成员分工包片,会同包联学校一起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市、区县、学校三级公开监督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交流,年中召开推进会,年底召开总结会,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推广,逐步形成了规范有序的课后服务体系。

三是坚持开门沟通,建立“征求—反馈—整改—落实”的沟通闭环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通知》和《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向社会公布课后服务征求意见电话及信箱,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据统计,全市共收回学生家长反馈意见表19万余份,收到意见建议14619条,对完善提升课后服务内容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片

日照市以创新落实课后服务为牵引,通过这一“暖心”惠民工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用教育的“温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幸福多彩、快乐安全的童年。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五莲县:“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那时候啊,我们饿着肚子也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怕死和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念!”近日,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部分师生 ...

08-04 09:3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日照市38名音乐教师同台竞技,美育教育展风采

7月29日至8月1日,由市教育局主办、东港区教体局承办的“日照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东港区枣庄路小学举行。

08-05 09:59日照教育发布

事关日照市中小学生!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印发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发展,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教育局发布《 ...

08-20 08:42日照市人民政府网站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