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培养“文武双全”人才——安丘市体育中学探索转型与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04-06 11: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吴树荣 李君英 A+A-
-分享-

出路越来越窄,招生越来越难!体校如何破解发展困境?

安丘市体育中学主动嫁接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教育优势,走体教结合之路,以实际行动破解体校发展难题。

补齐文化课短板

“这几年,我们在教师分配上向体育中学倾斜,满足该校的文化课教学。同时,组织东埠中学、莲花山中学的优秀教师到校给学生们上课。体育中学的教练员也经常到全市各中小学上体育课。这样既拓宽了体育中学学生的上升渠道,又让普通学校的学生学到了一技之长,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安丘市教体局局长于利民介绍说。

2019年9月,该市体育中学和东埠中学组建体教融合共同体,体教融合之路由此展开。该校首先确立了“办优一所初中,办特一所体校,办成省内知名的体教融合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指出了“既要向国家、省、市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又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质量学生”的培养方向。

该校借助东埠中学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1+1’助我成长”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同课异构、互助教研、作业设计比赛、共同命制试题等活动,提升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东埠中学的引领下,学校实施自主学习、科学探究、交流提升、知识迁移“四环节教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建立学科教学评价制度,把学科教师的教学业绩同职称晋升、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入党提干挂钩,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层及教师短缺、偏科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已经形成。仅2020年,该校就有两名教师在全市开展的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在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校与职业中专、普通高中联合,开辟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绿色通道,学生成绩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直升该市的普通高中或者职业中专,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去年中考,该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除向国家、省、市输送了近30名优秀运动员外,其他学生全部升入普通高中、职业中专学习。

“体教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该校负责人表示。

丰富课程体系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该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团队学习”的改革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通过构建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形式和内容迥异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对运动学习、练习、竞赛参与的多元化需求。

“刚入学的时候,专业教练就根据我的体质、技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将我确定为初级学员。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我已经成功晋升为高级学员。”该校八年级(2)班学生李晓华说。

在该校,学生根据个人特长、爱好选择项目化课程,不仅能获得学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运动竞技水平。

对被确定为初级学员的学生,学校牵头成立初级社团,实施“套餐式”教学,由专业教练或者体育教师教授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并跟踪督促训练。平时,他们还可以在社团里进行“自助式”学习锻炼。对确定为中级、高级学员的学生,学校开展个性化的“菜单式”教学训练,由专业教练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上好体育专业课程外,该校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竞赛机制。体育课上,开展传统项目竞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课外活动时间,通过武术、健身操等低强度比赛,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动起来”。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了多种兴趣课程,组建了演讲、合唱等8个种类的社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发挥自身优势,该校从2019年10月开始,将足球、排球、击剑、体操、羽毛球、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橡皮艇、棒垒球、女子篮球等10个重点项目布点到全市31所中小学。该校所有教练员对点组织教学、培训教师,利用现有优质资源服务广大青少年,帮助更多人培养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能,继而发现体育苗子。(通讯员 吴树荣 李君英)

作者:吴树荣 李君英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