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绿色发展——山东政法学院青创未来队开展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08-20 14:28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 A+A-
-分享-

电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电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方式,而风力发电则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模式,山东政法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华电德州陵城义渡口风电场开展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调研活动,调研结果如下。

随着化石资源(石油、煤炭)的大量开发,不可再生资源保有储量越来越少,终有枯竭的一天,因此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途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比重。目前,国家已将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战略高度,风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发展的重点。从现有的开发技术和经济性看,风能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风电机组国产化进程加快,风电机组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风电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开发风电是降低国家化石资源消耗比重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调整电网的能源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负责人讲解说,风电建设要先安装测风塔(高于风电机组高度,一般为140米),测量意向区域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后,再采购设计单位、主机、塔筒、电气设备、施工单位,办理地方政府的支持性文件,条件满足后开始建设,建设周期一般是10-12个月左右。

据了解,华电德州陵城义渡口风电场位于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区域,规划容量为100MW,由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亿元。一期工程规模为50MW,安装25台2000kW风力发电机组,新建220kV升压站一座,新建220kV送出线路一条,设计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二期工程规模为50MW,安装20台2500kW风力发电机组,与一期共用升压站及送出线路,设计年发电量1.15亿千瓦时。义渡口风电场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风机机型,具有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运转噪音小、低风区适应强的特点。

义渡口风电场区域内新建了一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内安装1台100MVA(220/35kV)有载调压变压器。风电机组分别经机端变升压至35kV,经35kV集电线路接入风电场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经升压主变升压至220kV,自风电升压站新建1回220kV线路接500kV陵城站,架设架空线路20km,采用2*400mm²截面导线。

负责人介绍说,风电场一期共安装50台风力发电机组(2000KW25台,2500KW20台,发电机出口电压为0.69kV,功率因数为容性0.95~感性0.95。考虑到风电机组布置分散,机组之间的距离较远,为降低发电机回路的电能损耗,减少发电机回路动力电缆的长度,考虑在每台风电机组附近设置1台的箱式升压变电站作为机组变压器,将发电机电压由0.69kV升高至35kV接入场内110kV变电站主变低压侧母线,风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之间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案。

屋外电气设备污秽等级按e级考虑(考虑雨凇、雾凇影响,按抬高一级设计),配电装置外绝缘泄漏比距≥3.1cm/kV(以设备最高运行电压为基准)。项目地有雨凇、雾凇天气,且时间较长,采用GIS能更好的避免其对设备绝缘和运维的影响,且考虑到GIS供电可靠性高、维护工作小、检修周期长、安全性能好等方面因素,本风电场110kV配电装置选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华电义渡口风电场装机容量100MW,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235.969GW.h。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5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54.80吨,一氧化碳约为16.89吨,氮氧化物为1881.91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性气体)为18.01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161.99万吨。同时可相应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灰渣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此项目不仅可为德州市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还可改善区域电源结构、增加绿色能源比重,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