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长】尹连春:做一个执着于教育实践的特教探路人
发布时间:2022-09-14 09:2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校长 尹连春

  我出生在山光积翠、水色含青的淄博市博山区南部山区。颜山孝水的滋养,从小铸就了我一颗淳朴真诚的爱心。1992年参加工作,1998年转岗来到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015年出任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书记、校长,30年来,我一个来自职业教育的“门外汉”,带着一颗爱心一头扎进特殊教育的天地,创新提出融合教育理念,构建起“融合+”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执着于特殊教育的探究之路。

  自从进入特教领域,我从零学起,先后研读了100余册国内外特殊教育专著,确立了自己的特教研究方向,创办了博山特殊需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我又借助自身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开始了劳技和职前教育的特殊教育实践研究。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适宜学生的劳技、职教项目在学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劳技职教实践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尝到了教科研的甜头后,我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制高点和着力点,启动了“康教结合理念下的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康复体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立足区域特色课程资源,以课题组成员及学生家长为主体力量,将可融合医学训练技术融入各个环节,形成了康教结合有效策略群,打造出适宜多元对象个别化教育计划模式和“单元主题教案+课堂教学指引”的个别教育计划实施模式。灿烂的教育科研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教育创新之果。智障教育康复研究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艺术康复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研成果二等奖、省市特等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坚守者,行贵开拓。作为一所占地不足10亩、在编教师40名、在校生138名的培智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一班人为办好一所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教学校,我们坚持康教融合办学理念,为学龄前特殊需求儿童提供免费早期康复;坚持职特合作办学,为大龄特殊需求青少年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在两个平台的助力下,学校在省内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借力资源共享,实现了“1+1<1”的投入、取得了“1+1=1”的合力、实现了“1+1>1”的效能,推动了学生个别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在学校教育科研探究的道路上,我视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之基、创新之本,精心实施一流的教育团队战略,带领团队聚焦专业化发展,认真落实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教育家型教师规划,实施“学习型校园”“科研型校园”“创新型校园”创建工程,大力支持教师创办个人工作室,打造特教名师版块,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引领教师走学习型、科研型、复合型发展道路,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打硬仗的优秀团队。

  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我们教育团队积跬步而至千里,以无私的爱心与奉献、执着的求索与追求,孕育出片片科研成果的灿烂,编织出道道教育康复的精彩,在齐鲁教育的星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成就了一个温馨和美的特教世界。(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