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风采
让青春在向上向善中闪光 ——记五莲县实验学校初中部班主任吴云龙
发布时间:2023-03-03 16:1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何乃华 A+A-
-分享-

  在五莲县教育系统,有这样一名教师:他的爷爷、爸爸和他祖孙三代都是教师。他深受“实诚做人”优良家风的熏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生信条,坚持在奋斗中向上、在崇义中向善、在创新中发展,不但在教育教学上屡创佳绩,而且实现了专业成长和人生价值,成为受学生喜爱、同事尊重、家长称赞和社会各界赞誉的“好青年”“好老师”,让青春在向上向善中闪现光芒。

  他就是五莲县实验学校初中部班主任吴云龙。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吴云龙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英语教师。由于骨子里带着奋斗的基因、身体里澎湃着崇义的血液,他发誓要做一名向上向善的阳光师者。

  在奋斗中向上

  2013年,吴云龙刚来到五莲县实验学校时,因学校急缺班主任,他便义无反顾地接手了成绩最差的班。为了抓好班级管理,他坚持“严”字当头,以爱育人,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凝心聚力。他每天6:30前到校,比学生到校还早;每天下午放学后,他都在班里陪学生们写作业,为他们解难题,等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该班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名。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提拔为级部主任、教导主任。然而,即使管理工作再忙,他也一直认真备课、上课,精心准备每一节班会课,绝不因私事而耽误工作。2019年冬季的一天,吴云龙下楼梯时不慎摔倒,造成脚部骨折。到医院打了石膏后,他依然坚持上课,一直到学期结束。在那一个月里,领导和同事们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路的样子都很心疼,学生和家长们也都为拥有这样的好教师而感动。

  在崇义中向善

  2014年的一天傍晚,吴云龙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两名手持钢管的小青年正纠缠该校一名男生,并开始动手打他。吴云龙立即下车,大声喝止。可是,两名青年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还劝他少管闲事。吴云龙立即上前阻止,却被打伤了胳膊。两名青年见状,拔腿就跑。吴云龙强忍着疼痛把该生送回了家。因此,他在五莲县首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被五莲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团县委表彰为五莲县“身边好人”。

  2016年的一天,吴云龙与妻子外出散步时,捡到一个钱包,里边有人民币、购物卡、手机等贵重物品。想到失主肯定很着急,吴云龙便在原地等候失主,并打开失主手机,从通讯录里找到失主儿子的电话,告知其捡到钱包的事。失主收到钱包后很受感动,执意要给他一些钱表示感谢,却被吴云龙婉言谢绝了。第二天,失主专门到学校送了一封感谢信,表达谢意。因此,吴云龙被五莲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县委授予“新时代五莲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在创新中发展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吴云龙深谙此道,并身体力行。

  在班级管理中,吴云龙创新实施文化育人。2014年,他在全校率先系统性地构建体系化的班级文化:制作了绣有班级口号的班旗、班徽,邀请音乐教师谱写班歌。他还经常通过家委会组织学生去景区捡拾垃圾,去偏远小学看望贫困儿童,等等。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显著提升,学习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在级部管理中,吴云龙大胆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健全年级家委会体系,并依托家委会开展到社区清扫卫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他还主动联系社区,在寒暑假把家长会开到社区,实现了家校沟通“零距离”。

  在课程改革上,他立足教导主任职责,扎实推进多彩课程建设,大胆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革,邀请教研员到校作报告,开展一系列“备、说、讲、评”等课堂建设活动,主动推进新教育实验,等等。

  奋斗、崇义和创新,让吴云龙收获颇丰。他荣获县、市优秀辅导教师,“日照市新教育先进个人”,“五莲县优秀教师”,五莲县“身边好人”,“新时代五莲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诸多称号;获评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县级评选融合创新教学案例一等奖、全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他制作的微课《u14》荣获日照市二等奖、山东省三等奖等。

吴云龙(中)与学生在一起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何乃华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