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青岛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初中强校提质行动,遴选53所初中学校打造优质学校,提升全市初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优化顶层设计——强机制(一)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市级出台《关于推进初中学校强校提质的实施意见》。10个区(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区域实施方案,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教研培训等15个方面共提出120项支持政策,助力53所试点校全面提升。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强校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定期调度制度。指导53所试点校完善基于学生学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数据摸底,生成数据报表689份,“一校一策”推进提升。支持53所试点校加入优质教育集团,共享优质资源,缩短打造周期。
(三)建立督导评估机制。成立督查专班,组织开展部分区(市)27所试点校专项督查评估,深入教学管理一线,通过27项指标精细化把脉诊断,查摆问题,明确目标。定期组织教育教学质量定位监测,开展多层次质量评估分析,指明短板,整改提升。
聚焦内涵发展——强质量(一)专家高位领航研训。引进北京十一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资源,开展专题培训3次;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专题培训6次、教学能力提升培训12次,现场教学观摩、获奖课例研讨展示活动259场,遴选培育强校提质特色教学法4项。
(二)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支持试点校加入全市初中分层教学研究联盟,通过组织分层作业专题研讨会、现场观摩会,聚焦作业、集备、评价等方面,完善分层教学系统设计,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三)实施市级课题引领。聚焦学校特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开设27项初中强校提质市级专项课题,借力高校、科研机构等专家资源对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20次,以课题带动教学研究与实践。
(四)落实教研员包靠指导。组织区(市)教研员包靠53所试点校,共到校调研指导617次,每学科组织名师同课异构送教活动2次,提供优质资源80余项,对试点校进行有效引领和指导。
(五)智慧教育赋能教学。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建大建优“基础+特色”有机融合的教学资源“蓄水池”,开发“名师导学课”等线上公益课堂,满足师生资源使用多样化需求。依托智慧教学与作业管理系统,打造试点校优质资源库,试点校数字资源交流共享专区,系统已使用712余万次,累计选编创编各学科校本优质习题资源90余万道,累计精准布置批改课时、分层及靶向作业54余万次,实现作业内容可见、时间可控、结果可讲解,助力作业精准指导。
提升配备标准——强保障(一)专项经费支持。市级设立强校提质专项经费,2023年投入400余万元开展高端研训以及配备课堂教学用信息技术工具512套。市南区、市北区各拨付强校提质专项经费150万,崂山区每年拨付强校提质专项经费200余万元,改善硬件条件,促进试点校特色发展;即墨区投入约7000余万元、崂山区投入1000余万元改善试点校办学条件,实现设备设施“升级换代”。
(二)干部师资配备优化。市、区(市)在名校长、干部、名师及骨干教师的配备等方面优先向试点校倾斜,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试点校优待政策。市南区选派14名优秀教师到试点校支教,试点校7名优秀青年教师到优质校顶岗研修;崂山区单列7个高级岗位名额分配到试点校;城阳区为试点校引进博士、硕士共23人,实现教师队伍博士“零的突破”。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为抓手,持续推进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将试点校办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2025年7月31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JWC)中,来自李沧区的青岛东川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曹 ...
市北区开办28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已累计为700个家庭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互助式”托管,让职工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