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宁 > 正文
曲阜市:寻汉字之根 铸民族之魂
发布时间:2024-02-28 09:3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朱年强 高文明 A+A-
-分享-

  在曲阜市春秋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美术教师靳雅琦正在录制山东省《有趣的甲骨文》公开课。她从甲骨文的历史文化、甲骨文的象征意义以及甲骨文的书法特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书法启蒙,以说唱、猜字、创生、拓展等形式引领学生认识、学习甲骨文。“甲骨文的用途很多。商朝时,人们会用甲骨文进行占卜记事。例如,他们会占卜天气,明天是晴空万里还是刮风下雨。他们还会占卜战争,甚至生男孩儿、女孩儿,他们都会进行占卜。这真的很有趣。”该班学生孔子豪说。近年来,曲阜市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对接,让“老古董”“潮”起来,让星汉灿烂的甲骨文育德启智。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建立“甲骨学堂”,开辟甲骨文宣传栏,在楼道、书吧、教室分别制作、悬挂甲骨文知识介绍、文化名人简介,用甲骨文元素点缀校园,形成环境特色;从“知甲骨、识甲骨、辨甲骨、书甲骨、研甲骨”等多维度开启汉字字源探索,编写校本教材《菁莪甲骨》。曲阜市实验小学以“探寻文明,乐在甲骨”为引领,将甲骨文融入“诗书古韵,和乐致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甲骨文特色艺术长廊,在二、三、四年级各设置一个班为甲骨文特色班,班名、班徽、班旗、班级格言均用甲骨文书写,把甲骨文应用于导课、识字、释义等不同环节。教师孔海凤在三年级下册讲授《鹿腿和鹿角》一课时,出示甲骨文字“鹿”,从鹿角、鹿头、鹿腿的象形中,借机引入“鹿”字的演变过程,并配以动画演示,让学生认识“鹿”字的偏旁、部首。甲骨文字的引入,让学生对“鹿”字有了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该校还编写校本教材《甲骨文明》《甲骨元旦》,申报“追溯汉字源头,感受甲骨魅力”省级科研课题,并且开展“甲骨文中的姓氏”“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等课题研究。

  活动引领学甲骨。曲阜市各学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学习甲骨文。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把甲骨文课堂与其他艺术形式和活动结合起来,以美术、篆刻、剪纸、扎染、拓印、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研学游等多个社团为辅助,各个社团通过绘画、手工、篆刻、版画等塑形作品创作,制作甲骨文作品,让学生既学习了甲骨文,又学到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利用曲阜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论语碑苑、文字博物馆、孔子研究院等基地资源,开展研学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讲甲骨文故事,让学生走近古老的文字,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传承弘扬;根据日常教学,结合节假日以及校园大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甲骨文活动,如甲骨文识字小能手、甲骨文手抄报、甲骨文绘画古诗词、甲骨文创意书签、甲骨文书写大赛、制作甲骨文小饰品,让甲骨文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生活,得到师生和家长的认可。曲阜市实验小学以美术课、书法课、甲骨学堂为辅助,开设“甲骨文—— 汉字溯源”特色课程,开展甲骨文绘画、书法、益智图拼等系列课程,每周开设两节甲骨文活动课;在美术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沥粉画,进行书法练习;定期举办甲骨文知识竞赛、甲骨文手抄报展览,开展“甲骨文活动周”学习体验活动,引领学生走出去,到廖河、沂河、“三孔”等特定区域,寻找记录甲骨文;开展“甲骨文字我来讲”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甲骨文字的兴趣。曲阜市杏坛中学以篆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甲骨文,学生在一笔一画中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汉字的演化史,感悟体验汉字的魅力。尼山镇益海小学把甲骨文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汉字的“象形”特点,指导学生认识甲骨文、书写甲骨文,体验古人造字的智慧。

  家校合作学甲骨。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拍摄《中国梦》《家国情怀》《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系列微课并提供给家长,通过“小手牵大手”与家长一起观看、学习;曲阜市实验小学建立甲骨文文化德育家长资源库,把家长请进课堂,开设“甲骨文与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等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班级的学生已认识甲骨文150多个,普通班的学生也认识甲骨文100多个。2021年,曲阜市实验小学、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被评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

作者:朱年强 高文明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微山县教师资格认定实现“零跑腿” 群众办事省时省心

近日,家住微山县的张女士在家中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快递——她的教师资格证书。

08-18 14: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擦亮红色名片 讲好家乡故事 ——金乡县“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队伍建设发展掠影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羊山战斗。羊山战斗是鲁西南战役的关键一战、收尾之战……”在鲁西南战役纪念 ...

08-25 10:3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文化基因铸底蕴  “四四方案”辟新径——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北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北辛中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出的“四四方案”,从评价标准革新、主题园建设、特色学院打造到精品课程开 ...

08-25 15:2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