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发布时间:2025-08-09 15:15 来源: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A+A-
-分享-

教师平常劳碌,常常无暇甚至无力顾及自己的家,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一个困境——讲台上精神抖擞,回家后身心俱疲;对学生诲人不倦,对子女只剩敷衍。用心经营家庭,才能被家庭反哺;热爱生活,才能被生活所爱。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教育的真谛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倘若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得无滋无味,又如何教导学生“生活处处是学问”?所以我们自身应该先做个优雅生活者,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以真实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才是对“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的生动诠释。

养护关系  亲情一盏暖平生

身边人尤其是家人构成了你最真实、最常态的生活环境,直接决定幸福指数的是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质量。

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家人,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家庭观。一名懂得经营家庭的教师,能用行动告诉学生:爱不是牺牲,而是相互信任、彼此成全。懂得经营家人关系,往往更懂得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能处理好家庭冲突,往往能更从容地处理教室里的裂痕和矛盾。

家人关系的经营,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待伴侣,首先是尊重对方的“自由时间”,支持对方的社交圈;其次是创造两个人的“专属时间”,或是一起喝茶、看书,或是分享各自的趣事、烦恼和想法,或是修复一些裂痕。

对待子女,暑假与孩子在家的相处时间大大增加,成为亲子关系升温的黄金期,需要我们在亲密与独立、引导与放手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对待长辈,带老人去他们想去的地方,或是拍张全家福,或是用心体察老人的付出,都可以让老人感觉到自己被看见、被在乎。

人的一生所求,便是幸福生活。何谓幸福生活?用细水长流的心,在晨起暮落的岁月里,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生活有节奏、有温度,便是幸福生活。

养些花草  一草一木皆养心

我在阳台和客厅养了不少花草,琴叶榕、爱心榕、幸运木、金山棕、量天尺、三角梅,等等。一方阳台成了一处生态微缩宇宙,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开辟出一片自给自足的天地,盈满色彩和芳香。

剪几枝月季放置于餐桌,或是剪一枝绣球放置于书房,让书香、饭香和着花香,瞬间觉得日子都带着芳香。

养花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类花草的习性不一。三角梅耐旱,琴叶榕喜光,蓝莓需酸性土,尊重它们的习性,如同教育中的因材施教,让它们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才会生机勃勃。

当然还要耐得下心静待花开。记得养护天堂鸟和量天尺足足三年,迟迟未见动静,我查阅资料才知它们是夜里开花,于是晚上守着,果然目睹了一场无声却盛大的花事。

养花也需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我竟在养花的经历中得到了与育人相关的启迪,那个将教师比作园丁的比喻,实在生动形象,既道出了师者的匠心,也诠释了成长的本质。

洁净居所  拂尘亦是拂心尘

当生活一团糟时,如何改变?从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看,打扫房间是一个具体可行且“疗效”显著的办法。工作时脑力消耗太多,收拾卫生是手脚运动,对于大脑便是一种休息,可以让自己在慢慢“蓄电”中恢复元气。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做家务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小事,做好这些小事,便会有种“掌控感”“秩序感”。

利用暑假彻底整理一遍所有的柜子。如何收纳?我的办法是,先做好空间规划和布局,设计好动线,动线合理了,空间使用起来就协调,收纳才不会太累;根据个人习惯,备齐卫生工具并固定存放,取用就非常方便。

家是一个人生活中最大的磁场,经营好自己的家,本质上是建立内在的秩序,并在这种秩序里安放身心,使其成为一座庇护自己的风雨茅庐。

我们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然后才是教育工作者。暑假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在于休憩和调整,更在于重新发现三尺讲台之外的那个“我”。简言之,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