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班主任工程”展播
28年家访行程万里 “行走老班”武建君的“教育长征”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明明 A+A-
-分享-

  人物名片:武建君,济南市天桥区宝华中学2024级(12)班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济南市杰出教师,连续13年担任省级研修课程专家。坚持家访28年,行程数万公里,被媒体誉为“行走老班”。他提出“每学期四轮家访法”,开创了家校协同育人“宝华样板”,带出的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28年,把家访走成“教育长征”

  1997年,21岁的武建君来到莱州市路旺镇祝家中学。由于白天工作比较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无法与学生长时间交流,因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家访“小目标”——每晚走访2到3家,每家不少于1小时。傍晚6:30,他带着手电筒、骑着自行车出发,奔赴学生家中。手电筒灯光昏暗,却照亮了周围15个村庄的每条胡同。28年过去了,从莱州乡间小路到济南黄河岸边,武建君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累计行程数万公里。

  1998年,他冒雪徒步去2公里外的学生辛长春家中家访并捐款,只为挽留一名即将辍学的学生;2018年,学生张顺凯在作业及与人交流沟通方面遇到困难,他深夜家访,为其提供帮助;学生郭耀斌生病耽误功课,他无偿到学生家中补课。2020年9月1日至13日,他用13天时间完成了对全班51名学生的家访。像这样的故事,在武建君的家访路上有太多、太多……

  “四轮五心”,把教育写进家长心坎

  武建君把28年行走提炼成“每学期四轮家访法”:第一轮是普访——开学前全覆盖,细致了解每名学生,为因材施教夯实基础;第二轮是定访——家委会、班委会组团访,把家长会开成“流动家长会”;第三轮是随访——针对成绩波动、情绪异常、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当天打电话,次日上门;第四轮是回访——学期末,再次走进学生家庭,送成长报告、送亲子沟通锦囊。四轮走完,家长从“观望者”变成“战友”,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探索出“班主任单独家访、教师领导结伴访、多个家庭合着访、家长工作单位访、公园小区散步访、视频电话网络访、放学之后路边访”等家访形式,让家访变得有滋有味。

  他坚持“五心”原则。用心——提前搜集学生、家庭信息,认真制订家访计划。劳心——家访路上风雨无阻,回家写反思到深夜。细心——家访中,他自带水杯和茶叶,自带鞋套;他观察学生细致入微,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潜藏的优点。诚心——与家长并排坐,不告状、不指责,只谈“我们一起帮助孩子”。耐心——一次说不清,就去两次、三次,循循善诱,精诚所至,直到家长点头、学生展眉。

  校家携手,当好“教育合伙人”

  武建君坚信:书香是最便宜却最高级的教育。他和学生、家长发起“共同缔造一间图书馆式的教室”活动。在教室里放置图书柜,发起共享图书活动,自己带头拿出50多本图书,每名学生带两本好书,然后去学校图书馆借了一部分图书,放入书柜,供学生随时借阅。班级中设专人管理书柜,有专门的借阅记录。学生可以在课间阅读,可以带回家读。在班委会的号召下,班级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并在读书俱乐部的牵头下,推选“每周读书之星”“推动读书人物”“书香小组”等,以此推动“书香班级”建设。在班级中发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他注重学生家庭书房建设,并多次发起“家庭书房建设评比”活动,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和高度。

  武建君把家委会升格为“教育合伙人”,把家长从“看客”变成“队友”。“行走的阅读”沿小清河出发,济南城就是课本:泉边飞花令、老街寻楹联、山顶测海拔,一路走一路写。在校园开放日,家长持“陪学证”进班:升旗、两操、随堂、午休、值日、放学“六同步,零距离”。周末研学,家长领岗:在科技馆里做讲解员,在农场测农作物产量,在敬老院演节目,用义工时长换“班级绿卡”。选修课、科技节、文化节、成长礼,家长“抢单”开课:地铁驾驶员讲信号,银行柜员教点钞……革命博物馆、非遗工坊、田间地头,处处是课堂;升旗、跑操、午餐、值日,事事可同框。家长转身即导师,学生随时成助教;一间教室,两代人共写成长日记。

  此外,武建君注重激发每名学生的潜能,力争给每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在班级管理中,他敢于“放手”,力争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中,设立多样化的管理岗位,包括班长、纪律委员、黑板管理员、花草管理员、空调管理员、电灯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俟实成长银行”行长等。他按需设岗,一人一岗,推行岗位轮换机制,定期调整岗位,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通过个性化岗位设置及值日班长轮值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性循环。

  武建君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当教师,就要让学生因在校而感到幸福。”他坚持自费订阅报纸、期刊,购买了2000多本教育类图书,自费外出学习,坚持资助班级内的贫困学生,自费装饰班级,给学生买奖状、奖品。他坚持读书、写教学反思,目前已撰写3000多篇教学随笔,总字数200多万字。他无私奉献,不拿家长一针一线。他的人生信条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到无限为学生服务中去。

  教育很慢,家访很长,书香很暖。武建君用一辆自行车、一本日记、一颗“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心,把教育写到学生家门口,也把成长写进千家万户的灯光里。他说:“只要还能推得动车,家访就永远在路上。”

武建君晚上在学生家中家访

作者:张明明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28年家访行程万里 “行走老班”武建君的“教育长征”

济南市天桥区宝华中学2024级(12)班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 ...

10-10 10:3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表扬的智慧

2023—2024学年,我担任莱州市苗家学校七年级(1)班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怀揣对班主任工作的满腔热 ...

10-10 16:0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爱是教育最温暖的底色

1982年,初中毕业的我考入中等师范学校,之后又读到师范大学,从小学课堂走上大学讲台,在“立志做教师、学做教师、认真做教 ...

10-10 16:0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