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东营市教育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强化招生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广大群众对招生工作满意度,确保“阳光招生”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一是坚持公开调研先行,确保政策相对最优。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出台前,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座谈、社会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坚持科学论证,确保招生政策科学合理和延续。特别是针对今年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真正首次实现油地统筹融合招生实际,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深入社区到招生热点学校区域实地调研,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在尊重择校惯例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合理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确保了广大群众子女的入学需求和利益保障。
二是创新信息发布渠道,多措并举及时跟进。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微信群、自媒体发布教育部门义务教育招生意见及所属各学校的招生简章,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走路,增强了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及时对外公开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招生服务电话,方便群众和学生家长咨询了解招生细节;创新运用分班软件系统实施电脑派位、均衡编班、阳光分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任课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现场全程监督,并将最终结果及时对外公布,让过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三是积极主动作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做好招生工作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招生领域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明确了责任分工,全面加强监测舆情和研判处置,努力提升回应效果;针对市长热线、局长信箱、行风热线等不同渠道的来信、来函、来件,及时进行答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切实增强了群众对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编辑:迟佳
20余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教育部门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系统推进生活化思政大课堂品牌建设,通过搭建“生活思政”一体化生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