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0-09-01 14:05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学思践悟,坚定信念;力戒虚功,务求实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员育人、协同育人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管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并在工作实践中具体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将其列为学校工作重点,并安排学校党委成员、分管领导进行专人指导、定期调度。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听课讲课,带头做时政专题讲座。学校党委会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电大系统较早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要求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每年引进高层次思政课专职教师。成立了思政课教学团队以及教学实施团队,由全省电大系统的思政课教师组成,负责思政课的日常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工作,定期举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育人实效。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名师引领,实施教学攻关行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和唱红歌、时政分享、演讲展示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通过开设网上直播课、录制微课程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建议,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立德在线,做好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磨练,使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为全省电大师生直播战“疫”思政课,全省电大师生1万余人同时在线学习,累计观看达2.1万人次。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围绕“如何将疫情防控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主题对全省电大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了线上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战'疫'中的思政元素解读”的线上讲座。

定期组织培训,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中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面向全体教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育德能力为目标,成立了“青年教师工作坊”,围绕探索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创新定期开展活动。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等示范培训。学校设立了思政专项课题,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挖掘思政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

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各学院派出思政课专任教师,会同学院教师共同挖掘、整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举办“课程思政”优秀课堂评选活动,着力打造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先进经验分别受邀在国家开放大学、部分驻济高校进行分享。

拓展思政渠道,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学校先后建立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山东博物馆、淄博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校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全省电大师生进行现场教学。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方能坚定。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站位就能登高,眼界就能拓宽,心胸就会开阔,政治方向就能坚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校和教师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