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佳希 王蒙)11月5日,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在山东艺术学院正式开班。该培训班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之一。
据了解,这是山东艺术学院第三次承办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27名学员,主要为省内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尤其是地(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演员,涉及山东梆子、吕剧、柳琴戏、四平调、两夹弦、茂腔、蛤蟆翁、周姑戏、清音戏等剧种。培训为期一个月。
在开班仪式上,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杨西国表示,学校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制定了培训方案,选配高水平专业教师,将从专业技艺、表演身段、戏曲表导演创作理论、非遗理论等多方面对受训学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学员的综合理论素养,帮助更新理念、促进交流,推进戏曲表演人才梯队建设和山东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对非遗与现代社会协调发展,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和创新起到孵化助推作用。同时,切实加强后勤保障,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向山东艺术学院再次举办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表示祝贺,并向参加培训的学员、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群培训的重要意义。传统戏曲的发扬光大离不开人才。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是为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群的专业能力、传承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他希望全体学员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技艺本领,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为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孙佳希 王蒙
编辑:周玉森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