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青年说 | 身边的党员 心中的榜样
发布时间:2021-08-17 06:50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7、8月刊作者:临沂大学 张瑞麟 A+A-
-分享-

南湖那艘红船托起我心中的太阳,井冈山的那面红旗映红了我的脸庞。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岁月悠悠,伴随着时间的脚步,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无论何时何地,党始终与人民同患难、共成长。

一位党员,一面旗!在急、难、险、重面前党员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对夫妻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他们是我父母的好朋友,李叔叔和宋阿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李叔叔是全院第一个报名参加山东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黄冈的医生。当被问及接触重症患者怕不怕的时候,他微笑着说:“哪有不怕的,但是我是一名党员。”简朴的回答中透露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畏与奉献精神。疫情期间,宋阿姨一边独自照顾年幼儿女的生活起居,一边还要为所带班级的高三学生进行网上授课,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宋阿姨经常忙碌到深夜。学校领导建议她适当减少课程,但她却说:“孩子们寒窗苦读十几年,终于要实现个人理想了,我带的学生习惯了我的授课方式,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正是像这样的一批共产党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才汇聚了社会正常运转的涓涓细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党员为国冲锋向前的坚定性,看到了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前不久刚满18周岁的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临沂大学优秀校友刘秀祥在2020级新生军训表彰大会上发言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5日视察临沂时的重要讲话。我的学校———临沂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培养师生“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熔铸“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大精神。

临沂大学优秀校友、全国最美教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备受社会关注。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华新二十四孝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毕业后,他毅然回到贵州大山里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担当奋进,默默耕耘,践行着“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助力千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教学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进行全国巡回励志演讲。我们应该学习刘秀祥身上那种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的姑爷爷和姑奶奶也是我心中的榜样。他们倾注心血收集了几十万枚毛泽东像章,倾听像章背后的党史故事,重温火红的革命年代,缅怀伟人风采和不朽业绩。像章背后的故事,记载了中国革命史、发展史的片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与辉煌业绩。毛泽东像章博物馆设4个展厅,共展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毛泽东像章1万余枚,像章类型齐全、分类科学。展馆图文并茂、布局新颖,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的红色基地。博物馆的所有藏品均由我的姑爷爷和姑奶奶共同收藏,凝聚着他们夫妇二人几十年的心血,浸透着他们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敬仰和爱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立志要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中践行使命,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中升华初心,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作为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积极参加“青春心向党”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书法比赛等各项活动,也积极参加指挥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拜访慰问抗日老战士、参观红色基地等。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双语进行主持或演讲,为中国发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风采!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正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

沐浴着党的雨露,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给予我们的一切,心怀党恩,勇敢地承担起时代重托,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目标在远方,让我们以满怀的豪情与热血再创新的辉煌!

临沂大学援疆实习支教团

作者:临沂大学 张瑞麟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