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你做主”专栏邀请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及专业人士,帮助大家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和优势,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找到自己最心仪的方向。
经济学:报考热门竞争激烈 勿跟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韩少秀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洪成文
“经济者,经世济民也”—— 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的名言道出了经济学厚生、惠民的人文主义关怀及其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重要性。虽然我国历史上一直就有“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朴素思想,但此种思想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直到近代,经济学从西方传入我国,开始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认识一个社会中资源的稀缺性,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经济学才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严谨的数理逻辑是其主要特点。
我国的经济学学科设置体系主要由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组成。其中,理论经济学又分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专业。应用经济学分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经济学中的专业都与社会经济运行息息相关,学科内容既有交叉重叠,又各有侧重。
从报考情况来看,经济类专业历来都是考生报考的热门,因为竞争激烈,经济类专业往往也是每年大学录取的高分专业。金融学专业因为就业前景好,薪酬相对高,往往录取分数线最高。
从经济类专业的院校层次划分来看,大体分为如下几类:首先是985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高校和211财经类代表性院校,这类高校的经济类专业实力非常强大。如综合高校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211财经院校中的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和对外经济贸易具有代表性。这一类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但也有少数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稍低,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第二是211非财经类院校。相对于211财经类院校,这类院校的优势学科不尽相同,但是这些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也会开设经济类专业,其录取分数线次之。第三是普通财经类院校,其综合实力比较强,录取分数线也会水涨船高。第四是其他普通院校开设的经济类专业,一旦设立,也就可能成为本校的重点专业,考生可以参考选择。
经济学好学吗?
经济学专业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学科,是为数不多的文理皆招的专业之一,文理科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大学本科阶段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国际贸易、博弈论、计量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国际金融、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投资学原理、发展经济学等。当然,不同层级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差别,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多采用英文教材及中英文授课方式。
经济学对于考生数学和英语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学好经济学既需要具备文科大量快速的文献阅读理解能力,又要具备理工科严谨科学的逻辑思辨能力。首先,良好的数学功底也是学好经济学的一个必备条件。经济学专业课程里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模型是经济学家解释世界的工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运用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学现象。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话,学习经济学专业来会较为吃力。其次,读懂大量的经济学文献著作,尤其是外文文献,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外语能力做支撑。再次,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现实洞察能力,对于现实经济问题观察力的不足和不敏感,不擅长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这些都会使得学生失去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考生选择经济学,切勿跟风或者盲目报考。
经济学就业前景很好吗?
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是很好的。其就业去向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直接选择就业。这类毕业生主要流向银行、证券、基金公司、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以及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或者进入政府经济决策部门、跨国企业、咨询公司、规划公司从事预测、研究等工作。第二类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经济学高端人才需求的增加,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逐年增加。深造后,今后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往专家方向发展。
编辑:冀春鑫
今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山东省2025年高职(专科)注册入学有关事项的公告》,参加我省2025年春季高考或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