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菏泽 > 正文
巨野县:教育惠民办实事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09 15:0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徐兴坡 赵言言 A+A-
-分享-

  “孩子一年级入学报名的所有步骤都是通过线上平台完成的,我再也不用打印水电费和物业费单据了,真是太方便了!”谈起入学报名,家住巨野县凤凰街道清华园小区的居民张青青说。

  今年,巨野县大力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见效,让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理流程更高效更便捷,城区集团化办学、守护“校园餐”、关爱贫困学生助学子圆梦等系列教育惠民举措让一个个“民生愿景”变成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巨野县教体局党组决心改革城区初中办学模式,全力破解择校难题。今年,巨野县探索实施城区初中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结合教育实际和群众意见建议,将城区9所初中组建成4个教育集团,强化优质资源带动,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缩小校际差距,推动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该县使用全省义务教育招生平台“一网通办”,由大数据进行比对,坚决不留任何余地、不留任何人为操作空间,堵塞一切违规漏洞,杜绝廉政风险,让招生、转学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同时,化解因房产未实际入住导致子女不能入学引发的问题,通过启用3所城区新建学校和扩充增加班额等措施,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供给,解决了入学难、转学难等问题。一名家长感慨道:“城区初中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解决了孩子入学难、转学难问题。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啊!”

  针对农村学校点多面广、办学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巨野县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实践探索,统筹撤并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和教学点,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让乡村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截至目前,整合学校21所,涉及学生2232名、教师236名。

  巨野县立足“小切口”,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自主经营、阳光监管”的校园供餐模式,多方携手,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吃出健康。本着“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县教体局推进中小学食堂自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53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食堂由学校自主经营52处,剩余1处计划2025年暑假前收回。自主经营的学校食堂要求分管负责人及食堂具体管理人员每学年轮换一次。为确保师生食品安全,全县取消了校外配餐。

  巨野县还从细微处着手,确保学生吃得好、不浪费。建立校长、教师陪餐制度,实施“家长帮厨”,聘请166名家长参与食材从采购到制作的全过程,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就餐情况。新增“小馒头”选项,切实解决大馒头“一个不够吃、两个吃不了”的问题。实行“一菜多做”“询问制打菜”“多次少打”等制度,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等活动162余次,参与人数12.6万人次,有效避免了食品浪费。

  2019年春季至今,巨野县全力打造“资助伴我成长”育人品牌,投入学生资助资金8900余万元,享受资助学生(幼儿)累计14万余人次,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这些举措为困难学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使每名贫困学子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使他们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巨野县教体局安排资金22.3万元,资助165名贫困学生,受助学生均是即将迈入大学或高中的贫困学子,助学金全部来自全县教育系统“爱心一日捐”资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在教育惠民生工作中,巨野教育人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更多的“教育惠民政策”正在变成该县人民的“幸福账单”。

作者:徐兴坡 赵言言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巨野县:探寻 “大思政” 一体化育人路径

巨野县积极探索培根铸魂的“大思政” 一体化育人路径,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创新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生动鲜活的育人画卷,为学 ...

07-07 14: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定陶区:古老民歌在校园焕发“新声”

“花蛤蟆,绿蛤蟆,满坑里蛤蟆蹦蹦跳……”菏泽市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合唱排练教室里,清澈纯真的童声将本土民歌演绎得鲜活灵动。 ...

07-15 16:4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