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鄄城县旧城镇旧城完小,一阵婉转悠扬的笛声从教室传出。循声望去,孩子们正专注地学习吹奏长笛。讲台上,支教老师孙坦然认真示范,指尖在笛孔上灵活跳动,轻快的旋律随之“流淌”而出,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啧啧”赞叹。
孙坦然是山东财经大学的学生,与他同来的还有王宇航、韩瑞雪、段雪莹和陈子锐。
“我们5人都是山东财经大学的大一学生,在学校网站看到菏泽‘小荷学堂’志愿者老师招募令后一同报名,经统一安排和培训来到这里。”队长王宇航介绍,巧合的是,5人各有音乐特长,分别擅长琵琶、长笛、吉他、架子鼓和长号,便合力开设音乐课堂,将特长化作生动的音符,耐心教给孩子们。
“小荷学堂”是共青团菏泽市委联合相关单位发起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秉持“青春助力、快乐成长”理念,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为孩子们提供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服务。
“我们将支教一个月,陪伴24名留守儿童度过充实温暖的时光,用知识与关爱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王宇航说。
课堂上,他们发挥专业与特长,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系列特色课堂,将趣味历史、地理融入“七彩课堂”,用故事让课本知识变鲜活;结合财经专业,以浅显语言和互动游戏讲解货币、储蓄等知识,让孩子们触摸财经世界轮廓;安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让交通规则、防溺水技巧、卫生常识深入人心;国防与党史教育中,红色故事与家国情怀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课堂之外,他们是孩子们亲近的“大朋友”。分享大学的趣事,描述外面世界的精彩,倾听孩子们藏在心底的小秘密……点点滴滴的陪伴里,好奇与向往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
“大哥哥大姐姐说,好好学习就能考去外面的大学,看更广阔的世界。”四年级学生李超眼里闪着光,话语满是被鼓励后的憧憬。
谈及支教感受,王宇航等人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和点滴成长,所有付出都值得。“我们不仅是来支教的,更是来陪伴的,这段经历让我们更懂得责任与担当。”韩瑞雪说。
一个月时光虽短,5名山财学子却用专业与爱心,为留守儿童打开一扇望向世界的窗。在这里,知识在传递,温暖在流动,这份双向奔赴的成长,终将成为他们与孩子们记忆里珍贵的色彩。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巨野县积极探索培根铸魂的“大思政” 一体化育人路径,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创新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生动鲜活的育人画卷,为学 ...
“花蛤蟆,绿蛤蟆,满坑里蛤蟆蹦蹦跳……”菏泽市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合唱排练教室里,清澈纯真的童声将本土民歌演绎得鲜活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