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由财政部、教育部联合立项,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2019年11月,东明县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全国“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47个试点县之一。东明县有幸被选为国家试点县,这对该县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都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东明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学、聚焦课堂、聚焦教师、聚焦质量,通过落实“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努力构建“国内名师结盟、县域联片联谊、校际联合组团”的共进发展模式,东明县与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先进地区名师教研共同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形成共同提高的“输血+造血”教研新格局,建立跨区域“共享、同进、均衡、发展”的教研共同体新机制,推进东明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项目着力教研共同体协同体系建设,以同步单元教研为基础,通过异步、同步教研,示范教学等形式,将名师教研共同体对接县域教研共同体,县级教研共同体再以专递课堂形式覆盖本县师资缺乏的教学点和农村薄弱学校。同时,依托先进的云平台实现伴随式大数据采集、分析,提升教学效果。项目伴随着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各学校根据总课题的实施方案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择取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子课题的立项、研究。
目前,入选的教研共同体国家名师团队共29个,覆盖10个学科,6个年级(小学2-5年级、初中7、8年级),一个团队对应相关学科的一个年级。依据国家名师团队覆盖的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选用部编版教材,其他学科选用人教版教材)和东明县实际情况,组建29个县教研团队。每个学科年级的县教研团队成员5人,选定其中1人为负责人,对团队成员按照项目教研需要进行分工,统筹保障本地教学教研质量。县教研团队负责通过样本班与国家名师团队对接教研课,同时消化吸收名师优势,内化为自身能力,并通过与各教研活动小组的对接,提高县域教研教学水平。县教研团队的工作开展情况接受中央电教馆项目组考勤统计。在县教研团队指导下组建,本着“自由参与、自主选择、自愿结对”的原则,采取“1+n”的方式,由样本班学校与其他学校组成教研活动小组,形成结对帮扶关系,立足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实现试题、微课、课件、管理方法、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一切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促进县域内校际间的深度协作、长期合作、协同发展。
国家名师团队将相关课件、视频上传至“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平台(官网地址http://school.eduyun.cn/per/),经审核后通过微信消息推送到手机,由项目参与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国家名师团队对异步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并对整个单元进行教材分析、重难点剖析等。县教研团队和各教研活动小组按时完成异步教研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同步教研。县教研团队通过积分奖励方式接受中央电教馆项目组考核管理,各教研活动小组做好对组内成员学习情况的考核管理。
加强实践,积极探索共同体建设的有效组织形态、组织机制和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推动教研活动小组内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生。致力创新,明确共同发展目标,找准相互间最佳结合点和增长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努力为东明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新经验。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