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职教生
朱桂爽:在乡村校园里成就梦想
发布时间:2023-11-22 15:28 来源:海报新闻作者:张明明 闫昱彤 A+A-
-分享-

  “高考后,我到日照市莒县山区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看着虽条件艰苦但仍然勤奋求学的孩子们,当时我就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在后续的志愿填报时,我选择了专业度高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

  作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毕业生,朱桂爽从梦想和憧憬出发,一路踏过荆棘穿过海浪,以面带微笑的最美姿态脚踏实地站在了讲台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山区的支教经历为朱桂爽埋下了梦的“种子”,自此她的教师梦开始闪光,并且持续照耀到现在以至将来。在淄博师专的三年学习经历则为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老师对待学生都关爱有加,他们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教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授教法的江玉安老师年龄已大,接近退休,但每天中午吃完饭坚持带着学生一轮一轮的练习讲课,并及时指出缺陷,每每结束时总汗流浃背;教授写作的丁玉老师知道我家庭条件不好,不仅在学习上对我关注有加,生活上也是给了其极大帮助,帮我推荐和联系了兼职岗位,甚至经常等在路边,只为给我送些吃的用的……”回忆起在淄博师专求学的日子,朱桂爽感慨万分,师生打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以至于朱桂爽毕业十几年后,两人还常常保持联系。

  十几年前,学校所在的位置还比较偏僻。但丰富的教学设备、严谨的教风管理为朱桂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图书馆经常人员爆满,大家都为了梦想不停努力着。这也造就了淄博师专毕业的学生招考通过率非常高的可观结果,现在学校条件越来越好,也希望能成为更多学生实现目标的摇篮。”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朱桂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经历的困难都变成了积累的财富。为了锻炼自己,也为了积攒学费,校内,除了认真完成课业,她还在班内担任团支部书记、在学校宣传统战处学习校报的排版设计、在图书馆和餐厅勤工俭学,校外利用课余时间当家教、街头发传单、饭店端盘子,苦活累活都干过。暑假和寒假回到家,服装厂、印刷厂、冷饮厂的工作也有过她的身影。聊起当年吃过的苦与付出的努力,朱桂爽毫不在意。“我从小就是比较独立且闲不住的性格,做这些工作不仅可以赚取学费,还能让我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职业技能,正因体验过多种行业,让我觉得正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有一种踏实感和幸福感。”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

  “‘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是我的教育理念。”朱桂爽肯定地对记者说。

  毕业后的朱桂爽以面试成绩第一名的优势成功就职于日照市莒县峤山镇中心小学,从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牢记淄博师专“立德树人”的校训,充分发挥所学,不断向他人学习,并根据实际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了提高课堂积极性,她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做了改革与创新,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组成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并回答,或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小老师,亲自上台给同学们讲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还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助,整个班级都洋溢着爱学、好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朱桂爽不仅在成绩上对孩子们十分上心,生活中也是时刻关注,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如知己。“一个成功的老师就是‘孩子们看到你的时候,眼睛里有光’。”每当孩子们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或者在节假日发送祝福短信时,她的心中都像涌过一股暖流,即使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体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快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朱桂爽所教班级的孩子们成绩非常优异,“莒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莒县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日照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日照市暑期教师阅读征文特等奖”““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等一项项个人荣誉也证明了她在岗位上的兢兢业业与不断创新。

  “我将始终坚守,直至奉献出我的一切”

  “我从没想过会离开岗位,离开热爱的教育行业,我舍不得孩子们和站了十几年的三尺讲台,我将持续坚守,继续耕耘,直至奉献出我的一切。”谈及对未来的展望与职业选择,朱桂爽坚定地说。

  从刚毕业的小白到现在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朱桂爽一路乘风破浪,过关斩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对于正在淄博师专学习的青年人,她鼓励大家要心存梦想、明确奋斗目标,在学校努力学习,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繁花似锦的人生道路。

  “因为我心怀对教育的敬畏,有了一颗服务心,才会有一张微笑脸。努力了、收获了,起点很美,但我更期待未来。”

作者:张明明 闫昱彤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走出校园12年,30岁他重新出发,圆梦山财大

在山东财经大学今年录取的本科新生中,有一位名叫凌睿的30 岁新生,他以 586 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金融学院,用自己的奋斗故 ...

09-19 10:02山东财经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